当前位置: 咨询中心 >> 咨询中心前景 >> 宅家太久少年识尽愁滋味这位心理老师给孩子
一名高二的男生,曾因抑郁症休学、服药,当周围的人觉得他应该正在好转的时候,长时间宅家的日子里,他内心仍充满苦痛——“我很矛盾,我喜欢看着周围的人开心,但我又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那样……我整天在家吃吃喝喝,就是一个社畜,家人都不喜欢我,我总有一种失落感,不管发生什么……”
图说:一封手写信传递笔尖的力量采访对象供图
男生将心事化作几页信纸,寄给了只在网络聊过几句的心理老师,没想到,很快,老师的手写信如约而至。写信人,是同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兼职心理咨询师、上海青春在线公共服务中心咨询师张雪华。“疫情期间,学生的活动空间受到限制,也处于社交的‘空档期’,比较内向、敏感的孩子更容易引发一些情绪问题。”张雪华说,很久没有提笔写信了,她希望用笔尖的力量,让迷茫的少年感受到温暖。
太“懂事”反而看不到自己
虽然疫情阻拦了上学的脚步,但是从2月底至今,张雪华和她的心理咨询师伙伴们,一直通过网络和电话接听青少年热线。她坦言,虽然程度有差异,但是表达过“看不到希望”“活得很累”的孩子,还有六七个。
“性格中的‘基础病’,在疫情这一特殊情况下,可能被触发了。”张雪华觉得,令人心疼的是,这些孩子往往都特别懂事,非常在乎身边所有人的感受。比如,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在咨询过程中反复询问,“老师,我说的会不会影响你的心情?”
“如果是面询,我会问他们是不是需要空间哭一哭,释放一下,如果他们提出需要,我会拥抱他们。”张雪华说,如今,这一切暂时无法实现,她决定通过写信的方式,让这名痛苦中的高二男生获得支持。
“我看到你经过了那一场波折,留了级,但依然很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你如此坦诚地向我们展示你对自己的反思,剖开最深的伤口,不仅让我看到了你的勇气,也看到了你的善良。”“你不忍心责怪任何人,你总是想自己背负伤痛,你很在意周围的人,你希望他们快乐,害怕自己的坏心情影响了他们的幸福,孩子啊,你内心中该有多希望被人看到,不是吗?”在信中,她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让这名男生发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让他对自己产生“力量感”。她也坦言,“我们的家人和同伴也许做的并不够,这也让你有孤军奋战的感觉。”并鼓励男孩,继续利用好网络资源,获得专业的心理支持,“协助你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好与你一起商量着找到行动起来的第一步。”
父母请学用倾听取代评价
张雪华说,青少年产生情绪问题,很大程度上由于在亲子关系中很难得到支持所造成的。面对孩子在抱怨,不少家长顺口就说“这件事和你有什么关系呢?不要胡思乱想了!”有的父母虽然也已经带孩子求医问药,但看到孩子症状一时无法缓解,会忍不住念叨,“你太不争气了”,或者干脆采取回避的态度,不再和孩子沟通。
张雪华建议,面对孩子,尤其是容易自我反思的青春期少年,家长要敏感一些,孩子的“牢骚”,很可能是他们向外界发出的求助信号;不要总是评价孩子的观点是对是错,他们渴望的,只是一个倾听者;要努力去培养一些和孩子可以共同参与的爱好,例如运动就是不错的选择,技能增加亲子交流机会,也能使体内产生多巴胺,让自己快乐起来。此外,张雪华提醒,由于自控能力有限,青春期的孩子不宜依赖美食来排解压力,反而容易诱发由饮食带来的心理疾病。
记者从上海获悉,目前,上海青小聊也已和B站合作,开设了“树洞”栏目,也欢迎青少年通过私信方式,向专业心理老师寻求帮助。
新民晚报记者陆梓华
来源:新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