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心

巩义市第四届文明家庭开榜快来看看是你身

发布时间:2022/11/25 21:40:16   

日前,巩义市第四届文明家庭颁奖仪式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报告厅举行。此次巩义共有20个文明家庭光荣上榜,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些平凡、普通家庭不平凡的感人故事。

巩义市文明家庭——雷秋红家庭

雷秋红家庭,巩义市住建局。20多年来,雷秋红家庭一直赢得社会上文明之家、幸福之家的称赞。他们夫妻恩爱,志趣相投,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照顾。在财政局工作的丈夫汪敬长常常需要加班加点,她总是默默陪伴,毫无怨言,丈夫连年来的工作业绩和同事的称赞就是最好的诠释。他们的言传身教启迪着儿子汪昌勇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本科及研究生,今年7月被郑州商品交易所招聘。雷秋红虽然已经53岁,但她总是用饱满的激情和年轻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有拼劲、闯劲、韧劲,创文工作勇挑重担,机关党建开展有声有色,下沉社区防疫坚守前沿,处处展现了共产党员担当奉献的风采。

巩义市文明家庭——陈爱华家庭

陈爱华家庭,巩义市人民法院。这是一个幸福和美的光荣之家。夫妻二人是同乡,一起外出求学,毕业后一个投身军营,一个进入法院。婚后虽长期两地生活,但是他们夫妻恩爱、互敬互信。丈夫郭山虎系武警某机动部队现役军官,多次参加西藏维稳、国家重大活动安保、抢险救援等重要任务,荣立个人三等功。她默默支持,无怨无悔,勇挑工作和家庭的重担,照顾老人,抚育儿女,工作上更是恪尽职守、勇于担当,作为员额法官的她多次被评为“特殊贡献标兵”“巾帼标兵”。结婚九年来,陪伴在她身边最多的是婆婆,她敬重婆婆,婆婆也打心眼里把她当闺女疼爱,尽心尽力帮她分担家务、照顾孩子。当他把立功奖章给她戴上时,所有的艰辛和付出都化为无比的自豪和幸福。

巩义市文明家庭——王江宏家庭

王江宏家庭,康店镇黑北村。这是一个虽历经磨难,却依然温馨幸福的家庭。年王江宏被查出肝硬化,妻子孟雪珍一边照顾丈夫和八十多岁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一边担负起对子女的教育,点燃丈夫战胜病魔的希望,儿女也不负期望,相继考上大学,有了稳定工作。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家庭户,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抗险需要时,他们第一时间冲锋在卡点值守、扫码登记、核酸检测、救灾物资发放、清理淤泥等工作中,争当志愿服务先锋。他们热心公益,孟雪珍和儿子先后六次义务献血。他们用初心和爱心浇灌出文明和谐幸福家庭的花好月圆。

巩义市文明家庭——潘艳艳家庭

潘艳艳家庭,是鲁庄镇四合村一个在平凡中照见伟大的模范家庭。潘艳艳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从民办教师到基层村干部,从教书育人到防汛抗疫,二十余载如一日服务乡邻无怨无悔;丈夫冯武雷作为一名大车司机,赚钱养家的同时,苦心经营小家,志愿服务大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一双尚未成年的儿女,在全民核酸检测中,穿上红马甲,为余名四合村群众构筑屏障;潘艳艳的婆婆已年逾古稀,对内操持家务,对外团结友邻,是整个家庭最为坚实的后盾。一个小家庭在孝老爱亲、父慈子孝、兄恭弟亲的良好氛围下,用实际行动彰显文明力量,带动乡风民风向好向善。

巩义市文明家庭——张景龙家庭

张景龙家庭,这是西村镇张家沟村一个用平凡举动诠释生活真谛的家庭。张景龙的父亲张清福在村委奉献了三十余年,母亲张玉花为人善良淳朴、待人真诚,家庭幸福和睦。年,父母二人相继瘫痪在床,张景龙夫妻从此扛起家庭重担,一边养育三个读书的子女,一边赡养卧病在床的老人,端茶递水,做饭喂饭,穿衣洗漱,即使老人大小便失禁,也从不嫌脏嫌累,每天为老人擦拭换洗……至今已经21载。他们二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印证着孝心,为子女做了一个好榜样。在他们的影响下,子女时刻谨记“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用淳朴的家风,折射着文明的光芒。

巩义市文明家庭——赵喜华家庭

赵喜华家庭,是小关镇丰门沟村一个教师世家。家庭成员6名,5名人民教师,3名中共党员。他们爱岗敬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他们教子有方,儿女们都成为工作岗位上的主力军、教育战线上的骨干力量;他们家风淳朴,逢年过节齐聚读家书、谈家教、唱家歌;他们孝老爱亲,精心照料伺候卧床八年之久的老母亲,子女放假一同照料,毫无怨言;他们热心公益,为敬老院老人献爱心,参加义务劳动、疫情防控值守、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他们亲和邻里,免费为邻里维修小机械、小家电等;他们助人为乐,只要外出或回家碰见村民便无代价的往返接送,带人回家;他们崇德尚礼,外出游玩主动捡拾其他游客留下的垃圾。他们一家用实际行动让文明之花永久盛开。

巩义市文明家庭——张志刚家庭

张志刚家庭,是站街镇南瑶湾村一个文明和谐的家庭。张志刚是村委委员,工作上兢兢业业,始终冲锋在前,在防汛防疫期间,更是十多天的连轴转,没有休息过,妻子从来没有怨言,不仅无条件支持他,更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力量。夫妻二人对父母照顾无微不至,在工作之余都陪在父母身边,天气冷了,主动给老人买棉衣添温暖。每天晚上坚持教育儿子读书写字,让孩子养成礼貌待人,勤俭节约等好品质。张志刚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志愿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妻子连续多年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最美教师等。儿子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学习标兵、文明之星。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营造了一个让人羡慕的温馨、和谐、向上的家庭。

巩义市文明家庭——曹守宝家庭

曹守宝家庭,是芝田镇八陵村一个崇尚文明、积极向上、相敬相爱的家庭。曹守宝热心村务,主动参与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平时村里谁家办红白事都尽力帮忙。妻子周耐凡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志愿者,组织乡村振兴读书会,带领群众学习党史教育和传统文化,组织甜嫂志愿者积极参与清洁家园、宣传教育、文化活动,多次获得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儿女们积极上进、爱岗敬业,业绩突出。孙子孙女勤学好问,成绩优异。在周耐凡的带动下,一家人都热衷于做志愿服务,在他们家庭的影响下,附近村民们也都逐渐加入志愿服务行列,他们用家庭的小气候温润着社会大气候。

巩义市文明家庭——李明栓家庭

李明栓家庭,是北山口镇水地河村6组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做公益,献爱心,送温暖,是党员李明栓最朴素的追求。李明栓和爱人张秀桃结婚二十多年,相互理解尊重、关心支持,致富后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年疫情防控中,向村委捐赠现金元。今年7.20暴雨灾害中,李明栓开着铲车抢险救人,疏通道路,捐赠元现金安置群众,购买多元的物资帮助群众渡难关,灾后重建,又为6组捐款元,铺设水管。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两个女儿常常跟着父母探望五保户,送去慰问品,在爱心活动中传承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李明栓夫妇用真诚和善良换来了家庭的幸福美满,用爱心和初心诠释着文明家庭的深刻内涵。

巩义市文明家庭——吴增力家庭

吴增力家庭是北山口镇西头村2组一个普通家庭。今年57岁的吴增力当过兵,受部队培养和教育,退伍后在村里担任监委会委员。吴增力用家风传承着孝道文化,用“孝老爱亲”诠释着“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的孝心。双目失明的母亲患有严重便秘,他戴上手套帮助母亲把大便抠出,有时会弄脏被褥和衣服,他都会不厌其烦地清理。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为老人洗脸、梳头、换衣服,收拾床铺,然后做饭、喂饭,安顿好老人,又赶到村里上班。吴增力和爱人翟爱荣注重家庭教育和家风传承,两个儿子吴定奇、吴春阳受家风熏染,对奶奶更是嘘寒问暖,端茶递水,洗脸洗脚,体贴照顾。作为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中,吴增力冲在一线,转移群众,值守卡点,用责任和担当践行着初心和使命。

巩义市文明家庭——李俊华家庭

李俊英家庭,新中镇老庙村。在携手走过26年的婚姻生活里,妻子李俊英以女人柔弱的双肩承担起奉老护幼的生活重担,在公公突发脑血栓的情况下,她用宽容的爱在新中、上街两地反复奔跑照料,喂药喂饭、洗漱擦身……没有一句怨言。身为教师的丈夫敬松茂在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多次被获得郑州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德育先进个人”等称号,其中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课题荣获郑州市、巩义市的一、二等奖。夫妻二人热心公益、乐于助人,不管是防汛救灾还是核酸检测的一线,总能见到他俩忙碌的身影。婆婆对此表示理解并全力支持,主动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让夫妻二人没有后顾之忧。人们常说家是幸福的港湾,是每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与后盾,那是因为里面有爱与关怀、有包容与理解、有支持与信任。

巩义市文明家庭——宋柏林家庭

宋柏林家庭,是夹津口镇宋岭村一个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前线的90后家庭。妻子刘医院护士,从疫情开始以来,就一直在郑州市封控区做核酸采集工作,顶着烈日身穿两层防护服,一穿就是十几个小时。丈夫宋柏林是夹津口镇宋岭村支部委员,暴雨发生后,他负责村里灾后重建工作,转移群众、疏通道路等等,保障了村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8月份巩义市隔离关爱中心急需工作人员,宋柏林主动请缨,每天穿着防护服照顾被隔离人员的起居生活,十分辛苦。妻子心疼他,他还安慰妻子说你入户做核酸,爬楼梯比我辛苦多了,是我的榜样。他们一个是基层村干部,一个是白衣天使,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他们互相鼓励,为民负责,共同谱写了一曲执手同心的为民赞歌!

巩义市文明家庭——李双宪家庭

李双宪家庭,回郭镇清西村。李双宪作为一名企业家,20年来,坚持“与人为善、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被合作的“伙伴”评价为“值得深交的朋友”。儿子在他的影响下,以企为家,吃住在厂,带领职工共同奋斗,企业生产经营红红火火。李双宪平时与工人相处很融洽,从细节上关心每个员工,筹资35万元成立爱心救助基金会,对家庭困难的员工给予经济救助,其家人在他的影响下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多年来全家人不求回报,默默捐资累计达50多万元。李双宪家庭用平凡的行动诠释了“厚德载物、从善如流”的传统美德。

巩义市文明家庭——焦新卫家庭

焦新卫家庭,是永安路街道后泉沟村一个三世同堂的孝善之家。焦新卫的父亲热爱文艺,他十几年如一日接送父亲和戏友出去看戏唱戏,没有丝毫怨言。年岳父突发脑梗,术后行动不便,焦新卫就把岳父岳母接到了家里,精心照料至今。在他们夫妇言传身教下,儿女们也孝老尊师,成绩优异,备受称赞。他们还乐于助人,善待乡邻,邻居家孩子凌晨发烧,焦新卫医院医院;自家的果子成熟了,总是先送给邻居尝鲜,在他们的影响下,周围邻居互帮互助、和睦融洽。

巩义市文明家庭——张小红家庭

张小红家庭,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爱心的家庭。在抗疫期间,张小红始终奋战在一线,排查入巩人员信息,为隔离户提供服务;防汛期间,她连夜值守,排查辖区安全隐患,冒雨清理小区下水口堵塞之物;她是巩义市诗香月明诗歌角的志愿者,每天晚上都在诗歌角诵读经典诗词,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她的爱人刘红跃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抗疫期间主动争当志愿者在卡点值守;“7.20特大暴雨中”连夜协助附近工厂转移设备,并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女儿刘喆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经常利用节假日为青少年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他们一家用实际行动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巩义市文明家庭——袁巧珍家庭

袁巧珍家庭,是新华路街道育英街社区的一个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党员家庭。袁巧珍的公公今年已96岁,住院期间,夫妻二人悉心照料,为了不让公公出现褥疮,袁巧珍忍着腰痛坚持每二十分钟给公公翻一次身,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为子女做出了榜样。袁巧珍夫妻对三个儿子要求严苛,从小教育他们要热爱党、热爱祖国,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纷纷加入中国共产党,恪尽职守、勤勤恳恳,处处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袁巧珍夫妻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当社区党组织发出紧急号召,他们第一时间投身到工作中,在疫情防控期间,夫妻二人坚守在防控一线,做好卡点值班、返巩人员排查、核酸检测等工作。在他们的影响下,一家人总是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时刻牢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用智慧、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家庭”的深刻内涵。

巩义市文明家庭——李淑玲家庭

李淑玲家庭是一个充满爱、正能量的和谐家庭。他们婆媳相处融洽如亲母女,儿媳们生产后,她尽心照顾,做月子餐、擦洗身体、穿衣端饭、整夜照顾孩子。儿媳们也给予老两口最大的关心与陪伴,油盐酱醋、四季衣服、生活用品等全权置办,还经常带他们旅游散心、健身锻炼。李淑玲乐于助人,自营的店铺为附近老人免费提供茶水、娱乐棋盘等,成为远近闻名的老人休闲娱乐聚集地。她还组建一支老年舞蹈队,带动妇女们主要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带领在她的影响下,孩子们也都热心助人,主动帮助白血病孩子,捐钱送物、义务接送。他们用真诚、善良换来家庭的幸福美满,也真正诠释了文明家庭的深刻内涵。

巩义市文明家庭——张改英家庭

张改英家庭是杜甫路街道杜甫路社区远近闻名的和睦之家。家庭中,张改英以身作则,参加工作近30年来,始终坚守在教育一线,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关爱学生,经常给班里的孩子剪指甲、送衣服、资助钱物,疫情期间和孩子们一起科学防疫,用多种方式家访,教学成绩优秀,常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在她的影响下,一家人热心公益事业,多次参加各项献爱心活动,积极参与抗洪救灾;夫妻二人孝敬公婆,善待父母,在家中抢挑重担,任劳任怨;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和睦,有困难互相帮忙;儿子积极上进,曾荣获“郑州市三好学生”称号,于年3月光荣入伍,成为一名武警,保家卫国。张改英家庭用实际行动营造了温馨、和谐、向上的家庭环境,诠释了“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的良好家风。

来源:文明巩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3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