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咨询中心 >> 咨询中心前景 >> 推荐车主收藏新能源汽车出行,充电难不难
充电桩关系到新能源汽车“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上海市促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有序发展暂行办法》发布,上海将致力于解决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找“好桩”难、进小区难、充电安全监管难等问题。
那么实际充电情况究竟怎么样?
近日,记者走访上海多地后发现……
郊区充电的困局
随着充电桩普及力度加大,上海市区充电桩分布较为密集,也越来越方便。但越往外圈,充电桩越少。
从理论上说,郊区长时间行驶,更需要充电桩。尤其近几年,上海周边可玩景点越来越多,郊野公园陆续开放,乡村振兴开发出多条郊野旅游线路。但这些地方对新能源车并不友好。
高速公路服务区只有直流快充桩,没有交流慢充桩,让许多混动车车主望而却步。
此外,根据联联充电数据,上海中心城区有约个充电点,而有些郊区,充电点只有个位数。
城郊充电资源分配不均,在郊区充电较为艰难。
记者致电鲜花港,对方表示鲜花港只有一个停车场,没有设置充电桩,建议游客停在附医院,然后再步行回来。通过地图软件搜索,医院有安悦充电站,设置了1个快充桩和5个慢充桩,不仅数量少,医院离鲜花港1.3公里,步行需要20分钟。
青西郊野公园的客服人员则对充电桩的情况不了解:“你要自己开到我们停车场的入口,问那里的保安,我现在不能保证去了就一定能够充上。”
而在集成各家运营商app数据的地图软件上,显示该公园1号停车场有国家电网8个快充桩。
顾村公园客服人员在“3号门停车场好像有七八个充电桩,之前好像坏了,现在或许可使用,但公园客流量大,不一定来了就能充上。”地图软件显示,3号门停车场有16个充电桩,快充和慢充各占一半,1号停车场其实也有国家电网的16个充电桩。
试想一下,准备郊游的新能源车车主,经过电话咨询和信息查询后,真能放心开车出去玩吗?
充电桩主要分为直流快充、交流慢充两种。直流桩体积较大、安装成本较高、充电速度较快;交流桩体积较小、安装方便、充电速度较慢。纯电动汽车一般配有双充电口,而混合动力汽车仅可使用交流慢充桩。
充电接口的差异成为不少车主使用公共充电桩的“拦路虎”。目前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站,均为直流快充桩。对只能使用慢充的混动车车主十分不友好,混动车车主不敢轻易开到外地。
另外,直流充电桩也有接口匹配问题。纯电动汽车车主孙涛回忆,去年在长三角一带的沈海高速驾驶时,某服务区直流充电桩无法充电。
“当时我立刻拨打了国家电网的服务热线,客服告诉我,该充电桩接口是国标,而我的汽车接口是国标,二者无法兼容,我只能用剩下的电量开到下一个服务区充电,幸好预留的电能还够。”孙涛说。
年,为规范充电桩,重点解决充电桩的安全性和兼容性问题,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5项国家标准(简称国标),该标准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4年过去了,市场越来越规范,新车和新桩接口一般都是新国标,但仍然有车主遇到接口不匹配、充电枪被锁等困境。
及时淘汰旧接口,统一新标准,查漏补缺的工作很重要。
手机装6个app,仍找不到一个能用的充电桩
“找桩难”是车主们吐槽的“火力集中区”。车主们通过充电桩运营商的app进行定位寻找,而各家运营商app数据并不互通。
目前常用的几家运营商app有国家电网、依威能源、星星充电、特来电、普天新能源、安悦充电、小桔充电、特斯拉等。不同运营商的充电桩,需使用各自的app进行寻找、操作和支付。有的停车场只安装了某一家运营商的充电桩,而有的同时有几家。情况不一而足。
这迫使车主们想找到更多充电桩,就必须安装更多app,使用十分麻烦。
更麻烦的是,即便手机里装了4至6个app,也未必能找到一个好用的桩。app信息时常与实际情况不符,车主可能白跑一趟,甚至花冤枉钱交停车费。
比如,特来电app智慧广场充电站的评论区,不少网友反映,这里的充电桩经常因“跳枪”而充电失败,“明明看到有许多充电桩,却没有一个能够使用,浪费时间”。
记者根据特来电app指引,来到位于武宁南路上的智慧广场b2层停车场,发现有1个正在使用的直流充电桩、3个空闲的直流充电桩、4个未标识的壁挂式充电枪和14个车挡式交流充电终端,与app所显示的“1个在使用的直流充电桩,7个空闲交流充电桩”信息不符。
致电特来电,其客服表示,只有粘贴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