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咨询中心 >> 咨询中心优势 >> 加强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建设,这个条例草案上
今天(17日)上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有望加强市人大专门委员会专业化建设,提高委员会工作专业化水平。
会上,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赵卫星作关于《条例(草案)》的说明。据介绍,专门委员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性机构,肩负着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
为什么要制定条例?
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关于充分发挥市人大专门委员会作用的若干意见》,已不能充分满足目前专门委员会履职的需要。此次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方式,对专门委员会在大会闭会期间有关工作予以进一步规范、推动,将为专门委员会更好履职提供法制保障。
近年来,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围绕中心工作依法履职,积极主动作为,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条例(草案)》也将对这些经验做法总结归纳,并予以固化。另外,随着新时代人大工作创新的不断深入,需要赋予专门委员会一定的改革空间,以提高专门委员会工作的履职成效。在工作中,各专门委员会也普遍反映,希望通过制定一部专门的地方性法规,为专门委员会履职增效赋能。
专门委员会拟如何构成?
《条例(草案)》从加强规范专门委员会组织建设出发,对专门委员会的成员组成、驻会要求、成员结构、产生方式、工作分工、办事机构等进行规范。
《条例(草案)》要求,适当增加专门委员会驻会成员人数。同时,专门委员会成员中要有适当比例的本领域或者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和熟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专门人员,以进一步突出专门委员会的经常性、专业性。
专门委员会或将有哪些职责?
《条例(草案)》根据法律规定,对专门委员会依法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梳理列举。
同时,《条例(草案)》将专门委员会参与预算审查监督,加强与全国人大、各省区市人大、各区人大有关委员会的上下联动,强化长三角地区人大专门委员会工作协同等近年来成熟的经验做法固定下来,便于长期坚持。
专门委员会将如何加强能力建设?
《条例(草案)》对常委会、主任会议、常委会工作机构、办事机构采取措施,推进保障专门委员会及成员能力建设进行规范,对专门委员会及成员加强自身建设提出要求。
根据《条例(草案)》,人大常委会将加强对专门委员会的领导,通过组织培训和表彰优秀,提高专门委员会成员的履职能力和履职积极性。健全完善涉及多个委员会领域事项的协调机制。鼓励通过建立工作室、组建代表专业小组、建立专家咨询机制等形式,为专门委员会及其成员履职提供支持。
贴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优化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
市委《关于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人大作用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专门委员会专业化建设,提高委员会工作专业化水平。
供稿:上海人大全媒体平台
上观号作者:上海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