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心

北京明远天下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心理咨询中的

发布时间:2025/6/26 12:11:41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

第一次接触易经是十年前,那时生活遭遇了重创,我的心情跌落到谷底,连续几天卧床不起。

也就是那个契机,我翻看喜马拉雅上有什么可以躺着听的栏目,就看到了曾仕强讲易经,这一听竟停不下来,几十集的内容被我一口气给听完了。

回想起来,听的具体内容基本不记得了,但是那个“易”的理念却植入了我的身体。

除了宇宙间的规律不变之外,一切都是变化着的,天地交感,一切都是运动着的。

心如死灰的我躺在床上,就那么微妙地感受到了这个世界是活的,万事万物都是活的,包括石头,那么,我也是活的。横躺一周后,我振作了起来。

接下来十年的人生,我的生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切都在易。

最初是想提升自己读了一个管理硕士,毕业后却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心理学,然后一狠心放弃了十年的职业积累,励志转型成为心理咨询师。

到如今,自己作为咨询师已经从业五年多,不知不觉陪伴许多来访者见证了他们生活中的“易”。

近期在荣格心理分析培训中,听了吴怡老师的易经课,对易经的智慧有了更多的体悟,这些体悟不仅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松弛感,让我在咨询工作中也变得松弛了许多。

易经就是这么神奇,有时你也说不清道不明你到底学了什么,毕竟卦象爻辞解释起来并不简单,梅花易数和纳甲筮法对我来说更有难度,但易经连通世间万物的奇妙智慧就是会莫名地帮我疏通经络。

特别喜欢孔子后学《易传·系辞传上·第十章》中对易经描述的一句话,《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借着这句话,我想谈谈易经的智慧是如何应用于心理咨询的。

01无思也

无思也,很容易让人想起比昂的“无欲无忆”,咨询师在倾听来访者时是没有欲望没有记忆的,在无欲无忆的状态下,咨询师和来访者有可能会逐步接近“O”,那是最终的真实、绝对的真理、无限的、神的头、物自身(thing-in-itself)。[1]

比昂尝试定义“O”,但这份有些模糊又有些浪漫的定义让“O”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易经也让人感到神秘,但实际上,真正懂它的人会发现易经一点都不神秘,它反而把神秘的世界讲得清清楚楚。

正如咨询师在无欲无忆状态中更易于让来访者接近“O”,咨询师在“易”中无思的状态,也更易于为有限的咨询空间打开一个通向无限空间的通道,让来访者能够与天地万物沟通。

由于“易”本身在广阔的天地万物中,“易”所带来的容器是天地万物形成的母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支持。这个系统里包含眼前的咨询师,沙盘、花花草草、温馨的家具,流动的空气,更包括咨询室窗外的天空与大地,山川与河流,日月与星辰……

所有的物质都是生命,所有的生命在这个系统里都是共同体,彼此交互感应着,爱着,恨着,微妙的能量流动着,一爻一爻地变化着,运转着……

这一切就是规律,就是生老病死,就是所历经的生命故事。

咨询师只需要看见这一切,涵容这一切,然后允许自己在如此抱持的环境中链接母体,在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的宇宙空间里松弛下来,接受一切地流动。

在这样的松弛和接受中,咨询空间会生发出一个通道,让来访者可以感受世间的流动,在无限地感受外在空间的同时,来访者也会无限接近自身心灵深处最终的真实。

在这样的过程中,咨询师是不需要思考的,思考反而会阻碍咨询空间的打开,咨询师也应放下思虑,只是让自己放松下来,感染着来访者也放松下来,在充分地放松中,来访者与自身对话。

潜意识里包含了所有的智慧,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深入与自身对话,也是由内而外解读宇宙的智慧。

当接近了“O”,体悟了“易”中的道,会深深感动,我们属于宇宙,而宇宙的一切又在我们身体里。

02无为也

很多沙盘游戏咨询师都深有体会,那就是当来访者开始触沙,摆沙盘时,无意识自己就流动了,在一次又一次完成沙盘的过程中,来访者的碎片慢慢被整合了,伤痛慢慢被疗愈和转化了,而咨询师自己在其中并没有做什么,有时候想多给来访者一些解释反而觉得是多余的,甚至是一种打扰。

其实,原理很简单,只要咨询师足够在场,足够放松自己,沙盘会活过来,会成为沟通天地万物的管道,甚至会打破时间的维度,链接来访者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在进化过程中的基因记忆,这也是来访者的前世今生。

所以,在沙盘面前,咨询师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放松下来,接收沙盘带来的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链接信号。

远古的记忆在沙盘中复活了,高维度的曼陀罗也在沙盘中聚合了,来访者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回顾了自己作为人类的记忆,甚至会释放自己作为原始动物中的恐惧和愤怒,这种疗愈是无法用人类的语言讲述的,因为基因记忆中的更多故事发生在语言形成之前。

因为有了沙盘的支持,咨询师会自动地变得更加无为,话会少很多,自己也会放松很多,但同时也很容易晃动,因为沙盘打开的能量太多了,所呈现的原始伤痛记忆也太多了,咨询师有时也很难承接住。所以,为了做到无为,咨询师需要自己作为来访者,充分地去与自己的无意识链接,与人类集体的无意识链接。

只要咨询师自身的心灵足够深远和穿透,即使没有沙盘的抱持,咨询师也可以陪伴来访者从有限的大脑记忆进入无限的心灵记忆。

03寂然不动

易经讲的是自然之道,在道中充满着易的规律,一切都在变,但其中的规则又是寂然不动的。

这种寂然不动形成了公平感,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市民百姓,都拥有共同的太阳和月亮,日升月落的规则对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它绝不会为一些特殊的群体而改变自身的规则,这就是天地。

天地间可以不断地交互感应,也是因为某些核心的规则的稳定支持,这种稳定正是促进天地万物沟通流动的基石,只有稳定才能护佑流动的场域。

咨询师不是天地,自然很难完全与高深的道相通,但至少可以为来访者守住咨询的基本规则,这样的守护会为咨询带来稳定性,所以,当面对来访者不断想突破设置时,咨询师是需要能够以寂然不动来守住边界的,而不是过度满足来访者。

当然,守住设置不代表完全失去灵活性,根据来访者的情况,适当的弹性是可以的,但这个度不能乱,否则可能让来访者陷入过度退行或过度自恋的状态,甚至会让来访者陷入夸大自体的状态。

因为世间的一切都是有规则的,社会有社会的规则,天地有天地的规则,而咨询设置的规则正是保持了与现实的链接感,如果咨询中的规则总是由来访者说了算,那么,被过度满足的来访者离开咨询室后,反而容易处处碰壁。

04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说实话,上文所阐述的境界于我而言,是一种追求和向往,但当下的我,还行走在漫长的道路上。就像在《易传·系辞传上·第十章》中紧接着“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后面的一句话是“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我想我要是能做到前面三点我就是大神了,但作为一个大脑过于发达,欲望过于活跃的人类,我既难以修仙也难以成佛。

回首过往的咨询历程,比起无思,在咨询中我很容易思考,比起无为,总是忍不住想多给来访者一些什么,比起寂然不动,常常被来访者晃动。

哎,诸多遗憾诸多不满意,但好在自己一直在成长,如今也越来越能去感了。

最近在易经学习的熏染中,当我在咨询中又去思考,又过快地给来访者解析时,忽然就想到了咸卦,然后我在心里告诉自己要慢慢来,要虚怀若谷,要慢慢感应。

“感”字去掉心是“咸”,咸卦讲究的是无心之感,这是更大维度的感应。当去感的时候,不仅要跳出大脑的局限,也要跳出心灵的局限。

这么想着无心之感,我慢慢放松自己,放空自己的身体,然后身体自动就去链接来访者在看不见的场域里发出来的各种信号了,当来访者有一个“感”的时候,我会自动有一个“应”。

前段时间我和一位来访者咨询时,我感受到了她身体内部涌动着无限的悲伤,但她只是理性地讲述自己,毫无情感。

我看着她,我的身体内部涌出一股悲伤,这股悲伤形成一股上升的“气”又涌向了我的眼睛,我的眼睛微微泛起了泪光,变得柔和且慈悲。

当来访者与我对视时,她忽然就哭了起来,她终于感受到了自己的悲伤。她的情感隔离在我们相互的感应中就这么被拆解了,没有使用任何语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96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