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七点半,一起看财资看未来我国司库管理正处于1.0阶段向2.0阶段的转变之中,商业环境趋紧、数字科技赋能为司库管理带来了压力和动力。企业需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司库职责,以数字技术建立数据基础,加强人才的横向及纵向培养,从而抓住司库发展的机遇期。文|董兴荣姚顺意集团公司管控链条长,资金管控难度大幅增加;业务类型和区域扩展,且业务运作模式复杂,资金管控风险加大;全球资金监管日益加强,合规性风险增加;资金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不足,风险预警能力有待提升……在目前的外部环境和经济背景下,企业面临极大的生存发展压力及资金压力,“现金为王”的资金管理亟须创新升级,无论从功能、技术还是用户体验上,都要向平台化、生态化、智能化、数据驱动等方向转型。资金管理的智能升级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现实情况是,长久以来,企业的资金管理履行的是“大出纳”职能,被大多数企业放在财务管理职能项下,固有理念迎来现实的冲击,人才缺口也使司库发展受到掣肘。在此背景下,《财资中国》专访了德勤风险咨询司库服务主管合伙人余云。她从司库的发展历程切入,介绍了司库管理的三重奏:战略思维、科技赋能和人才领航。余云德勤风险咨询司库服务主管合伙人角色提升,用战略思维设计司库管理与现代的欧美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司库的起步较晚且发展较缓慢。近几年,国内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很多企业在一波波红利下实现了飞速发展以及财富的积累,出现了大量的资金沉淀,而与此相对的是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闲置浪费严重。基于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很多企业集团试图从基础财务管理过渡到资金集中管理、资产和资源集中管理,进而实行高效科学的司库管理模式。但随着企业逐渐向国际化运营,与世界领先企业司库管理的差距便显现出来。挑战重重,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资金管理问题随着经营范围和业务规模的不断拓展,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金管理更多在扮演“大出纳”的角色。在管理维度上,资金部门大多是财务部门的下属部门,一般作为资金保障和企业经营的辅助机构,履行“大出纳”的职责,对于业务前端的信息掌握滞后,管控十分被动,处于司库管理1.0阶段向2.0阶段的转变过程中。更多只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