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心

青托成长故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布时间:2023/6/28 17:34:42   
北京治皮炎的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医药会员之家,作者会员部

中医药会员之家.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综合服务平台新增会员注册、会议缴费等功能。本平台以会员需求为根本,力求精准服务,打造“一站式”服务新模式,创建“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会员之家。

简介

程骁,医学博士后,广州中医院(医院)脑病中心主任医师,研究员,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香江学者。年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托举人才工程。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及医院拔尖人才等奖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若干项,省部级及各类课题十余项,在《JournalofNeuroinflammation》、《Neuroscience》等专业期刊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学术论著二十余篇,获得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普奖,指导或合作指导博士后及硕博研究生20余名,是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急症重点实验室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风病证治规律重点研究室的核心骨干成员。兼任广东省保健协会脑健康分会常务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卒中分会青年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处通讯评审专家、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Journalofneurochemistry》《NeuralRegenerationResearch》《中医药临床杂志》等杂志审稿专家。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内科学主讲教师,承担《诊断学基础》《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西医内科学》的教学工作。主攻中西医结合防治急性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基于搭建的基因模式生物神经血管研究平台,聚焦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中医药防治疗效,挖掘中医药优势作用和环节及作用机制。

勿忘初心,守正创新

年我有幸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感谢中华中医药学会为我们青年工作者提供了优秀的平台和优质的条件。感谢医院各级领导和同事,托举导师蔡业峰教授及周丽华教授以及我的研究团队的支持与帮助,在该项目的支持下,我的学术能力、临床水平、教学经验增强了,更重要的是我的视野比之前更加宽阔。回望这三年,有苦有累有甜,更多的是积累、收获、成长和进步。在此,分享自己这些年的的临床和科研经历,希望借此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一、学贯中西,笃定前行

年至年我在安徽中医药大学度过了五年的时光,在此期间我第一次接触到中医学,也第一次感受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中医药的神奇,让我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经过五年的学习经历,我明白了学习中医最重要的是既要传承,又要创新。不仅要研读中医学经典古籍,更要深入了解西医最前沿的理论、技术、科研。于是在年,我考取中山大学攻读神经解剖学硕博连读博士,师从周丽华教授和吴武田教授。在中山大学的学习经历,培养了我良好的科研能力,更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医生的职责和使命,就像中山大学医学院门口的著名的对联写的一样“医病医人医心,救人救国救世”。如今拥有中西医学习的背景,以及良好的科研能力,让我更有资格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和临床科学家。

二、博采众长,承古拓新

毕业后我将我的所学积极投入到科研和临床上,我的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防治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基础,近年来,虽然西医方面取栓、溶栓、介入等治疗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众多患者因此受益,但是对于脑疾病的认识依然存在机制阐述不明、有效治疗手段有限、基础研究成果临床转化效率低下,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作用和环节等问题。研究团队聚焦中医药与脑病的重大科学问题,搭建基因调控模式生物神经血管研究平台,在此期间我获得教育部“香江学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及医院拔尖人才称号,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院级依托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及广东省中医急症重点实验室专项课题,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兼任广东省保健协会脑病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卒中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讯评审专家,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Journalofneurochemistry》《NeuralRegenerationResearch》《BioMedResearchInternational》《中医药临床杂志》等杂志审稿专家,并于年顺利获得正高级职称。

三、临床教学,协同发展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有中西医结合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证及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医院的拔尖人才培养对象,以中风病的临床研究为主攻方向,在脑病急危重症的救治和疑难脑病防治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比较全面运用中西医知识指导和组织临床医疗工作,解决专科常见病、疑难病及急危重。每周出专科门诊2次,门诊量达余人次/年。在教学方面承担全日制本专科及八九年制岭南班《诊断学基础》《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西医内科学》的教学工作,是第二临床医学院的主讲教师。年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合作指导博士后及硕博士研究生20余名,担任过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入学考试命题小组组长。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给了我个人以及我的研究团队一个展示、锻炼、交流、合作和学习的机会,在这个平台上,能面对面聆听学术前辈的谆谆教诲,倾听同仁的学术经验与成果,学习新的理论与知识,吸收新的方法与经验,不断拓展学术研究空间,广泛探究学术前沿问题,努力开启未知领域的思考。

在未来的工作中,作为一名青托人,定当不忘初心,牢记中医人的使命,砥砺奋进,传承中医药精华,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努力做出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并积极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痛点技术问题,把研究成果落地,解决实际问题,为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1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