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http://www.ykhongye.com/yyjs/中国人取名字的文化薄德子是德国一所大学汉学专业的学生,第一次上课做自我介绍时他说:“我从德国科隆来,我非常崇拜老子、孔子和孟子,所以,我的中文名字叫薄德子。”真如他所说的那样,他的裤兜里随时揣着一本《论语》口袋书,时常笑咪眯地见人就问:“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嗯,你是什么?”他来成都的第一个元旦,某报社组织了一次留学生活动,报道不小心把他的名字写成了薄德茨,他对此很是不爽。那年春节,我请他和几个假期在成都的留学生来我家过节。餐桌上,他又耿耿于怀地提起此事,认为报社把他的名字搞错了。不能体现他对老子、孔子的仰慕之情。为了安慰他,也为了让他了解中国文化,我告诉他,“子”不是老子、孔子名字,而是一种尊称,一般用于那些对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卓越人士。这个说明让薄德子愣了半天,饭还没吃完,他就说:“老师,对不起。我有点儿不舒服,我先回去了。”我从未想过打击他,但这番话对他的打击着实不小,差不多过了三天。他才恢复了以住的神采飞扬。好像自那以后,他不再“老子、孔子、薄德子”的念叨了,这是让我很后悔和遗憾的一件事还有一件事儿是关于另一个德国学生的。那个学生告诉我,他向他的中国女友求婚,同时希望她为他生五个孩子。他的女友答应了,却不同意生五个孩子,所以,他希望我能帮他说服他的女友,并真诚地许诺:“如果说服了她,我们生的第一个女孩就用你的名字。我们带她来看你。怎么样?”“那太好了。但是你们来看我的时候。你不能叫“XX,宝贝儿””同时我告诉他,中国人取名讲辈分,为尊者讳,一般晚辈不能和长辈同名,老百姓不能和皇帝同名。不像西方。为了表达尊敬之意,可以让儿子、孙子与祖辈同名因为这两件事,我在文化课上增加了“名字”这个专题。不管学习者最初学汉语的动机是工具型还是融入型,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汉语都怀着极大的兴趣。本案例中提到的两位学习者都在努力学习中国文化,努力融入中国的生活。但是,因为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和中国文化差异太大,或者说他们“学艺尚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尚处于比较浅的层次,所以很容易在学习中产生错误的认识。有时候,他们并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而是根据母语文化和自己的理解“想当然”地认为中国也是这样。教师要及时地纠正他们的错误,把真实的中国文化呈现给他们。本案例中的教师在这两件事发生以后,特地在文化课上增加了相关的专题,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不过如果学习者能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基础阶段就了解到相关知识,就会防微杜渐,也不会有后来的“尴尬”和“打击”。“汉语文化教学大纲”迄今尚未出台。那么教师应该选择什么中国文化教给学生?在基础阶段应该教些什么呢?在中高级阶段应该教些什么呢?一般在基础阶段,教师有必要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地进行文化导入。比如讲到“问候”。会补充中国人见面喜欢说“吃饭了吗?”“去上班啊?”等交际用语。基础阶段的文化导入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选择具有实用性、跟学生交际直接相关的内容。如问候语、亲属称谓、见面约会,邀请等。在介绍的时候尤其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对比学生本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不同之处。而到了中高级阶段,学校一般都设有专门的文化课程,如中国文学课、中国概况课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会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除此之外,我们也注意到了这样的问题:在学生已经形成错误的文化认识之后。到底该如何处理才不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呢?教师都不想给学习者学汉语的热情降温,可既然是错误。总要适时地予以纠正。本案例中的教师对于“子”的解释并没有错,却让这名叫薄德子的学生饭还没吃完就匆匆离席。薄德子的汉语水平很好。却犯了这样的错误,这样的打击对他来说自然不小,也难怪教师会“后悔和遗憾”了。尽管其他学生遇到同样的情况可能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但这个案例还是提醒我们。纠正学生的文化认识错误和纠正他们的语言错误一样,也要讲究方法。教师在讲解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提醒学生建立文化对比意识。自己学会观察、比较和总结。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