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线网图上新啦!昨日记者走访发现,部分地铁站已换上最新的线网图,8号线北延段、21号线加入。细心的市民留意到,部分站点的英文翻译与国外使用已久的翻译不一致,有的则未依循“名从主人”的翻译原则与“主人”译名不同,还有的与过去20年同类站名的译法相异……地铁方面表示将反馈市民意见并研究处理。华林寺:和国外使用多年的译法不同根据新版线网图,8号线北延段的华林寺站译成了“HualinsiBuddhistTemple”,si(拼音)和temple(英文)都是寺的意思,语义重复。出现同样问题的还有使用了近9年的广佛线千灯湖站,被译为“QiandenghuLake”,既有湖的拼音(hu),又有英文(lake)。那么译成“HualinTemple”是否合适贴切?大量纠正广州公共场合英文翻译、意见多次被市外事办等部门采纳的街坊黄嘉祺认为,既然英文站名面向外国人,理应采用国外已经使用多年的翻译——“TempleofGenii”,“genii”意为罗汉守护神之意,五百罗汉堂正是华林寺最大的看点。而且,“HualinTemple”与全国文保单位的福州华林寺重名,“TempleofGenii”则是独此一家。在国际电商网站上,现在还能找到大量一百多年前印有“TempleofGenii”字样的老明信片。在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网站,记者找到印有“TempleofGenii”的立体照片。在洛杉矶的博物馆盖蒂中心,也有印着“Temple.Genii”的老照片。此前,黄嘉祺曾经为海幢寺查找过英文名,通过翻查当年老报纸、老地图等史料,确认“HoiTongMonastery”才是最为外国人熟悉的翻译,最后海幢寺、旅游指示牌、公交站牌全面更正为“HoiTongMonastery”。陈家祠:地铁译名与官方翻译不同8号线北延段和1号线的换乘站陈家祠,存在一地多译的问题。本报早在十年前已报道过,《一个陈家祠怎有4个英文名》,地铁译名是“ChenClanAcademy”,其中“academy”表示书院之意。年,陈家祠相关负责人接受本报采访时对此不甚认可,她说陈家祠建成之后从来没有用作书院功能,如此翻译会令外国人产生误解。记者昨天向陈家祠方面核实,其名称的官方英文翻译为“ChenClanAncestralHall”,此翻译更贴合陈氏合族祠的原意,也用在陈家祠的官方旅游资料上。在一家国际
旅游指南网站和众多英语使用者浏览的旅游点评网站上,陈家祠的英文介绍、外国游客的留言都是用“ChenClanAncestralHall”。有市民表示,名字“打架”可能会误导外国游客,翻译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名从主人”。既然10年前陈家祠方面已有不同意见,为什么地铁一直坚持“主人”不赞同的翻译?记者致电陈家祠方面咨询时,对方表示“不知道”。大观南路、神舟路:可否沿用体育西路译法21号线则主要是路名的翻译问题。大观南路站、神舟路站分别译为“Daguannanlu”“Shenzhoulu”,路和前缀没有任何间隔,一长串拼音字母对于外国人来说,阅读起来不太容易。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9号线的花城路站,地铁英文翻译为“Huachenglu”。其实,早在年地铁1号线全线通车时,广州地铁就已经遇到带有“路”字的车站——体育西路,沿用至今的翻译是“TiyuXilu”,在“路”前面稍作停顿间隔。后来的5号线科韵路(KeyunLu),六号线一德路(YideLu),也是采用同样的译法。记者就市民发现的问题咨询广州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反馈意见,接下来进行研究处理。市民如果对站名翻译有异议,还可以通过“广州外事”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