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咨询中心 >> 咨询中心优势 >> 一个人的战斗,一群人的前行丨北师大心理学
背景介绍
我是一名35岁的咨询方向大龄考生,本科英语专业,第一个硕士读了翻译。年初作出决定,3月开始在职备考并加入学习小组,6月备考一度搁浅半个月后重整归队,中间短暂离职gap了三个月脱产备考,最终以初试+,专业课+,成功一战上岸。被师兄邀约分享经验时,回想了整个考研历程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些时刻。在这里分享一二。干货有限,角度也很个人化,但如果能对有类似境况的你有所帮助,我会很高兴。在中年危机时刻叩问人生的勇气
我的考研battle早在备考正式开始前就打响了,为做出这个重大且困难的决定,我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时逢在教育行业有了十年工作经验的我,遇到工作瓶颈,身心俱疲、焦虑爆炸,不得不重新思考规划个人发展,也在此时邂逅了北师大MAP项目。为了搞清楚这不是我的一时兴起、或仅仅出于对原本职场甚至人生困境的逃离,而是我想要做的、可以做的、该去追寻的事,我做了一系列的功课:1)厘清现状、搜集信息我给自己了一些时间,从最初的的情绪和焦虑高点慢慢平静下来,一边整理这个决定需要考虑的因素、相关的人和事。Prosandcons,SWOT分析,missionstatement,lifedesigntemplates凡是我知道的或能用的工具全都用了一遍。倒不是因为迷信这些种类的工具或方法,但这些行动确实帮我一点点走出了当时内心的困境,当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在书店写下自己的人生观和工作观,真的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心流。我很感谢这个契机,让我有了重新审视自己人生的勇气与动力。(配图1)(配图2)2)寻求意见与支持整理好手头的信息,我带着自己的发现,向一路为我指点迷津的职场前辈、最了解我的亲密伙伴、可能在不同立场提出诚恳反对意见的朋友一一交流。他们的观点、视角、对我提出的问题,都成了我进一步思考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当然你会得到的不仅有理解与支持,还会有反对和批评。但这是个不舒适却必要的过程,如果连这些反对和批评都无法处理,又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真的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呢。3)亲身体验在逛遍知乎、翻烂了所有和MAP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