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心

推动中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任务与建议

发布时间:2022/9/24 12:25:56   
白癜风会传染么 http://pf.39.net/bdfyy/zqbdf/141107/4512728.html

前言

目前我国的服务创新还处于模仿创新阶段,服务业创新型企业竞争力不突出,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融合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拥有核心技术偏少,颠覆性创新成果缺乏,新技术对新产业、新经济的支撑作用需进一步增强。为加快微观层面的自主创新,首要的是探索消除体制机制约束和障碍,促进服务业有序开放和适当竞争。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发展与监管并重,加强分类指导,创新监管模式,支持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探索。

一、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鼓励竞争、扩大开放,努力引导服务业从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

可在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探索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对外投资市场准入,由准入管理职能向促进职能、事后管理职能等转变;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清理整顿各项涉及行业许可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范审批许可行为,避免出现准入后的“弹簧门”和“玻璃门”问题;进一步扩大教育、医疗、电子商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的要求,允许在试点区域内放开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经营类电子商务)的外资股权比例限制。

以打破垄断为重点推进服务业市场对内开放,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对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市场准入;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如文化、健康、教育、医疗、养老等对社会资本全面放开市场准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以扩大竞争倒逼品质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如融资租赁、商务咨询、检验检测、信息技术、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服务等全面放开市场准入,取消不合理的经营范围限制;进一步放宽融合性服务市场对内对外行业准入。彻底打破服务业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对本地和外地企业一视同仁;把国有民营平等对待的政策落到实处,清理地方政府对民营服务企业在资质、经验、人员等方面设置的隐形门槛和歧视性政策,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二)创新监管方式,推动多利益相关方协同共治

推动部门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服务业跨界融合监管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在涉企证照事项改革方面,地方在取消或调整部分事项时面临缺乏权限、存在法律风险的问题;中央政府应在加强统筹的基础上,及时对依据法律、行政法规以及规章设立的涉企证照事项进行取消或调整,协调国家有关部委加快改革立法配套进程,确保证照改革顺利推进。

充分发挥信用体系的约束作用、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和消费者组织及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推动社会共治。为适应服务创新的需要,应探索行政管理手段由许可制向备案制转变。比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ICP许可),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备案制度;而备案管理已可满足溯源功能要求,无需采取审批方式,故此,应将ICP许可由审批改为备案,进一步减轻服务企业负担。

(三)统筹服务创新资源,集聚创新合力

实施国家服务创新计划,积极支持服务企业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开展协作,促进群体加速创新、消费者参与创新、构建由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科研机构组成的创新联盟,培育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构建服务创新生态圈。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服务企业挖掘、吸引、融合及利用内外部创新资源,鼓励龙头企业利用创新大会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尊重企业家精神和服务企业及园区的探索实践,鼓励微创新、草根创新、共享式创新。

(四)围绕创新链配置公共资源,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

主动顺应新兴服务业的生命周期特点,创新政策支持方式,由设定鼓励领域和资金扶持转变为引导服务创新方向,引导资金重点投向以企业化经营为主的公共服务平台。设立国家服务业试点专项资金,对试点地区重点功能平台项目给予支持,特别是跨地区、跨领域的功能性、平台性项目及国家性服务创新示范园区。落实创新基金、项目申请方面的支持政策,对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完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绩效考核、合作机构遴选等配套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创新创业各个领域,拓宽创业投资资金供给渠道。

在信息技术架构、融资、信用等方面为服务创新提供系统支撑,引导服务企业和合作高校使用“创新券”购买科研相关服务。推广投贷联动模式,鼓励发展创投、风投、天投等各类投资,助力服务创新更快更好发展。统筹大数据资源,从加快政务数据共享开放、鼓励社会数据共享共用、引导商业数据交易流通三方面入手,建立跨部门、跨行业大数据协同机制,推动共享开放和流通。推进服务资源与服务数据联网共享。围绕激发创新主体和创业人才的动力、活力和能力,推动简政放权,建立多维度人才评价标准,健全完善创新型人才市场化薪酬机制。培育支持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打造包容开放的创新文化氛围。

(五)运用灵活多样的政策手段,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首先,探索产业用地的弹性供应机制,分类采取弹性年期出让、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供地方式,针对不同类型服务企业的生命周期约定产业用地使用权出让年限。研究出台适应服务业发展的退二进三用地配套政策,修正混合性功能用地规划限制等阻碍产业融合发展的规章制度,在不改变用地性质和用地主体的前提下,允许适当调整容积率;投资建设、回购、统租的创新型产业用房,坚持以租为主、租售并举的配置原则。改变重工业轻服务业的用地政策导向,逐步提高服务业用地比例;在下达农用地转用指标时,对服务业用地指标单列,并在比重和规模数量上适当倾斜。适度调整试点区域的土地流转与出让政策,准许试点区域在集体土地出让方面先行先试,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

其次,运用税收优惠手段,切实降低服务企业运营成本。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目录,将技术转移服务业、知识产权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科技信息服务业等高端智力密集型科技服务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目录范围;拓展高科技服务的出口退税政策范围。进一步扩大技术先进性服务企业认定范围、降低准入门槛,让更多新兴服务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目前技术先进性服务业企业认定主要侧重于外向型企业,要求企业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取得的收入不低于企业当年总收入的35%,建议对相关标准作适当的调整)。扩展文化事业建设费免征范围。调研中,服务业企业普遍反映文化事业建设费是企业纳税的重要部分,是影响企业运营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

再有,需在正确区分税负上升暂时性和长期性的基础上,对于营改增后税负增加的服务企业出台增值税临时性减税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特殊的抵扣机制,使增值税受资本构成、管理情况、投资周期的影响较大,营改增在整体减税的同时增加了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批发零售、租赁和商务服务等服务企业的税收负担。基于此,通过统一、降低税率等方式对服务企业给予临时性减税,如统一设置“综合物流服务”税目、免征金融业线下行业拆借增值税等,同时完善抵扣范围、扩大抵扣链条、简化增值税专项发票开票程序,将与人力资本成本和融资费用有关的进项税纳入抵扣范围;进一步明确增值税税率每档的适用范围,减少征收的随意性。

最后,实施导向明确的降费措施,切实解决小微服务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在国家出台很多政策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大背景下,小微服务企业及民营服务企业贷款依然存在着利率上浮,房产土地抵押登记费、工商查询费、抵押物评估费、担保费、跨级审计等中间费用占贷款成本较高的问题。故此,应完善贷款资金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机制,合理降低融资中间环节费用,取消贷款配套保险费等不合理的费用,由银行承担部分抵押质押评估费,担保费则可通过与政策性担保机构合作有效降低。

(六)总结

推广改革试点经验,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普遍性和共性问题的协调,提出加快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政策意见,支持在试点区域推广国家在特殊区域开展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复制在特殊区域的试点政策。比如根据《深化改革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允许外商投资在文化娱乐业聚集的特定区域,设立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娱乐场所,不设投资比例限制;在健康医疗服务领域,允许在京对符合条件的在国外研发的药品开展临床试验。建议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助推服务业快速发展。

支持试点地区率先承接当前在自贸区以及各专项改革试点区的改革创新举措,形成一批支持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具体措施,先行先试突破服务业体制机制瓶颈,树立一批全国服务业发展改革的示范区域。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对现有服务业优惠政策进行梳理,为服务业发展营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完善试点城市的管理体制,最大限度下放权力,给予试点城市在国土、投融资、工商、财税等发展要素方面更大的管理权限,拓宽改革创新空间。创建全国服务业创新成果交易中心,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进一步深化服务业统计改革创新,研究制定“一张表”的统计机制,从制度源头上解决服务业统计“错统”“漏统”等问题;加强对新兴服务业统计制度的研究和实施,完善信息服务、服务贸易、大健康、专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指标设置及统计体系,做到应统尽统、科学规范,真实反映、科学评价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的经济社会贡献;全面跟踪服务业总体规模、行业结构、区域分布、经济效益等基础数据,及时开展服务业形势分析和预测预警。

结语

为适应服务创新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鼓励充分竞争,应及时修订反垄断领域的法律法规。落实大数据法律监管,积极出台保护数据隐私及信息安全的措施,明确数据安全的保护范围、主体、责任和措施,确保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息受到合理保护。简化外国高层次人才办理在华工作许可和居留证件程序,开展安居保障、子女入学和医疗保险等服务“一卡通”试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5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