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心

一位孤独症儿童妈妈的康复训练心记

发布时间:2023/9/17 17:44:03   
(作者:顺顺妈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康复部副主任护师刘慧兰整理)我八岁的儿子被确诊为孤独症。当医生开出诊断证明给我时,我人像踩在棉花上一般晕炫,感觉是情理之中却在意料之外。我们全家对孤独症完全是一无所知。对家里人说了之后家里人也是觉得“完了”。孤独症是什么?怎么会让我们很乖很听话的孩子变得惊恐害怕,发怒攻击…我们从来只是觉得他胆小,不擅表达,长大了就会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怎么会变得不能沟通,不可理喻了?于是我带着疑惑和焦虑看到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科普,希望能对我有所帮助。看到其中描述孤独症的内容跟我孩子95%以上符合时,我终于了解了。---原来孩子是生病了。原来他的那些不合情理的举动是因为生病了。本着强烈的求治愿望我们找到了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康复部。医生在一系列评估后给孩子制定了团体社交训练和感统训练。在医生的建议下,我们积极跟老师和学校沟通,早上去学校上课,下午来儿童康复部做训练。在家里,我们跟家人都达成一致意见。对于孩子不批评只鼓励,从我们家长开始跟孩子一起改变。经过大半年的训练,孩子的社交、情绪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家人,老师和同学都对孩子的变化感到很吃惊。现在的他对学习也很积极,上课也敢发言,也交了好朋友,成绩也有很大的进步。今年还参加了学校的英语比赛获得了“英语小达人”的奖状。老师对于他的进步给予了很大的肯定。这些对他现在的学习起了很好的帮助。现在我的孩子一直在往好的方面发展。回想起来这个过程其实是个很艰难的过程。下面我来分享我们的故事:其实最早就是觉得孩子的承受力蛮差,胆子小,什么都不敢,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开始有小情绪,不爱说话,因为疫情孩子在家关了大半年,再去学校他就有了太大的变化,不想上学,害怕上学,不愿意写作业。对于孩子的这种状态,我们是既焦急又毫无办法。每次都是强迫他去学校,对于他的反抗只能一顿小打,记得那时他说得最多的是:“为什么要去上学?”“没有为什么上学是义务,必须去。”不知道是第几周,终于班主任跟我发来了信息,对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班主任给了我一个反馈:特别是今天考试只做了几题,后面阅读和作文一个字不写,老师把他留下来写,他依然不写,老师跟他说话他也不回答…完全成为了不理会人的状态。与老师的交谈和孩子在家在外的表现,我们全家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我听取了老师的建议到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来咨询一下。我想我应该会跟大多数人一样觉得不至于要去那个地方,对精神卫生中心非常抗拒。我觉得我孩子是正常的,但是孩子确实也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于是我们还是去了。跟孩子说要去那里看病,这让本身敏感的孩子更敏感了。冷不丁的会冒出一句:“妈妈你是不是觉得我是神经病?”“当然不是。看!这里有很多人看病,难道进这里的都是神经病吗?!你只是跟进这里的人一样,只是生病了,所以要来这里治疗。你看二楼是不是有看失眠的?你看失眠也是病,也需要治疗。你看你不愿意去上学,不愿意做作业也不愿意考试,这也是一种病,也需要治。这里就有专门治疗这个病很专业的医生。”这样一个对自身疾病一无所知的孩子,在那里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不进诊室。终于被我软磨硬泡,连拖带拉地勉强进去了,不知道经历了多久进去了对老师不理不睬的状态。面对这样不配合的他,我很是烦躁。来这里训练,需要跟学校请假,孩子本来就急线下降的成绩现在更是因为每天下午都停课,本身工作很忙的我还必须得请假来陪孩子训练。这时内心很崩溃的我必须坚强。即使心里有多难受,我和他爸爸每天都要鼓励他表扬他。在儿童康复部坚持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开始转变了,不排斥来训练,还能积极地配合老师训练…还在这儿交到朋友。一件事情态度的转变会跟着带动很多事情的转变。作为家长要做的就是一定要配合训练,在学校要积极跟老师沟通,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和他一起面对,教导他如何挑战困难。例如:他非常害怕手工课,每周的手工课他都找各个借口不去上学。后来我了解了情况,原来他每节课都不能交作业,折纸也不能动手,为此老师还把他叫到讲台旁边听讲,这给孩子的自信很大的打击。强烈的自尊心让他逃避连学都不想上。怎么解决呢?我马上买了一本折纸的书和折纸,和他一起讨论和学习怎么折,我此时也扮演着跟他一样的不会,“折纸真的好难!”然后与他一同从折纸的对折开始动手学习。在几周的努力下,他突然有一天拿回了一个折纸的成品回来,并且很骄傲地说,是老师手把手地教他完成了。他第一次完成了一件成品,而且还能勇敢地面对老师。那天我跟手工老师发了条消息,诉说了他在老师的帮忙下完成的手工成品以后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也多谢老师给孩子的帮助。其实在知道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原因后,我本来就想跟手工老师发个消息,把孩子的情况跟老师说一下,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但我犹豫了,我想我得要在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到处跟别人去解释孩子的问题,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不可能跟每个人诉说孩子的问题,让别人都用特别的方式对待他。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待孩子的问题不能急躁,要学会自己逐步解决问题。现在我很高兴,现在每科老师给我的反馈都是孩子最近的表现不错,各方面进步都很大。因为孩子的表现突出,班主任让我作为家长代表在班级发表了一篇孩子的学习分享。对于我和孩子都是很好的肯定。面对“星星的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他所做的任何事家长都要学会忍耐,学会接纳。事后等他冷静下来,再跟他沟通这件事,为什么对他会这么敏感?不断地鼓励,告诉他怎么样克服;当他通过努力克服困难以后要及时给与正性的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我当然也会觉得很辛苦,有时内心很崩溃,因为他会我行我素,不管不顾地在任何地方就情绪化。但通过这近一年的训练,经常和医生、治疗师、护士交流沟通,逐渐理解了孩子的行为。这一年我也成长了不少,与孩子以前不一样的相处让我也学会了很多。我的心得是,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听从专业的训练治疗师和医生的指导,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希望我的讲述能帮助更多和孩子一样的家长,让我们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变得更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6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