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心

给孩子一片净网网络学习陷阱引担忧青

发布时间:2022/12/9 20:38:01   

孩子上网课、布置课外作业、网上课外班、网上检查作业等等,现如今,众多的教育APP俨然成了老师和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得力小助手”。然而,并不是每个教育APP都是纯洁的天使,在一些教育类APP的“隐秘角落”里,却存在着涉黄涉暴、不良游戏、泄露隐私等严重问题。如何加强监管?如何规范平台?如何净化网络,给孩子一个安全洁净的网络环境。豫见生活系列报道《给孩子一片“净网”》,今天推出第三篇:《网络学习“陷阱”引担忧青少年心理专家来支招》。

疫情之下,网络成了莘莘学子学习的主阵地。然而,教育类APP生态庞杂,良莠不齐,在一些不被留意的“隐秘角落”,存在着涉黄涉暴、不良游戏、泄漏隐私等严重问题。家长如何感知孩子是否接触到不良内容?郑州市青少年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张秋丽认为:

“家长平时就要注意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监管,增进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如果孩子试探性地问一些学习之外的问题,或者借别人之口表达一些问题(班里谁谁怎么样了),就需要引起家人的注意。如果某段时间孩子使用手机的频率过高,或者完全不受管控,也需要引起注意,可适时查看孩子的浏览记录。平时也要注意对孩子的观察,如果孩子表现出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烦躁/紧张不安/心情低落/攻击性增强、行为习惯突然改变、睡眠不良、食欲不振,或改变社交习惯、自我封闭,这些都有可能是孩子接触不良信息的信号,需要引起家人注意,及时疏导,或寻求专业帮助。”

孩子因接触不良内容导致网络上瘾,出现厌学、暴躁等情绪时家长应该怎么办?郑州市青少年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郭晓华认为:

“首先家长需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不要带着情绪跟孩子沟通,更不要打骂孩子。在平复自己情绪之后,针对孩子接触的不良信息类型进行相应的教育引导。父母积极与孩子平等交流与沟通,了解孩子所想,给孩子以精神上的关怀、理解与安慰。共同参与孩子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尊重孩子的认知,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减少孩子上网欲望。与孩子协商共同制定上网的规则,适当控制孩子上网的作息时间。积极采取措施转移孩子注意力,引导孩子多接触积极正向的事物,多感受现实中的美好。积极营造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适时给与鞭策,有利于预防网络成瘾。”

没有了老师的监督、教室的约束,在线学习更加考验了孩子的自律和耐性;在线学习一般都是居家状态,身体也要随环境的改变而适应调整。那么如何让孩子在网络在线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自觉自律、身心健康呢?郑州市青少年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段素梅认为:

“在家里,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尤其是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看电视或者玩手机,避免制造噪音干扰孩子学习。学习之外要安排休息时间,家长可以跟孩子一块儿锻炼身体,规律作息,注重劳逸结合。引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并和孩子一起探讨提升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家长还要意识到,孩子不是缩小版的成人,有其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注意力和自制力没有成人强,家长要在了解这些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引导,让孩子合理上网,健康成长。”(记者:郭珂周一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4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