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心

河南共青团全力守护青少年的心

发布时间:2022/12/24 0:54:03   
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28次,这是截至今年6月,安阳市文峰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咨询师樊红柳为17岁的晓宇(化名)做心理咨询的次数。

从不敢出门到主动去打工,从不愿跟人交流到主动向人问好……这是晓宇的变化,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行动的成效缩影。

7月18日,省政府通报上半年重点民生实事进展情况,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行动,截至6月底已开展活动场,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89.87%,覆盖青少年6.45万余人次;开展个案心理咨询人次,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79.8%;个“青翼家园”工作阵地完成选址。

呵护重点群体,助困境青少年走出心理阴霾

17岁的晓宇,小学没读完就辍学在家。父母几年前离婚了,他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家中还有个9岁的妹妹。

安阳市文峰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咨询师樊红柳第一次到他家时,明显感觉到晓宇的沉默寡言,“不与人打招呼,回答问题就只有‘是吧’‘也许是’”。

详细了解情况后,樊红柳对其心理状况做了基本评估,制订心理辅导方案,确定了系统脱敏疗法、心理行为训练法等可能对他产生效果的心理咨询方法,并开始逐步实施。

让樊红柳庆幸的是,这些心理辅导都产生了积极作用。“截至今年6月,已经做了28次心理辅导,每一次都能看到晓宇的进步。”樊红柳说。

在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行动中,各地团组织重点向罪错青少年、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困境青少年、闲散青少年、在社区矫正的青少年、留守儿童、服刑人员的未成年人子女、受疫情影响集中隔离青少年等重点青少年群体倾斜,个案咨询覆盖重点青少年群体人次,占比38.53%。

团新野县委组织专家走进歪子镇棉花庄村,为留守儿童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几位老师设计了以《爱的呼唤》为主题的情景剧,以鸡妈妈和落单小鸡的心理旁白为主线,唤起孩子们内心深处对妈妈的爱。在讨论中,老师围绕如何与在外地的父母沟通、如何表达自己的爱等话题一一解答他们的疑惑。

团濮阳市委与市法院、市检察院签订全省首家《关于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参与涉未成年人案件心理疏导机制的合作协议》,为民事、行政及刑事案件中涉及的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15支,面向留守儿童、困境青少年等重点群体开展心理健康宣教服务不少于场次。

创新内容模式,让服务更细更实更温情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逐步上升,如何真正帮助青少年敞开心扉、解决烦恼,将这项民生实事办得更细、更实、更温情?这正是各地团组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课题。

团平顶山湛河区委在曹镇乡漕溪村开展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个心理讲座,不单是一场宣讲,更是一场建立在调查与筛查基础上的长期帮扶活动。”团湛河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讲座开始前,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们首先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分析得知,学生们在提高自信、改善人际交往和亲子关系、缓解学习压力等方面存在较大需求。第一次讲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爱武、刘燕阁以“不负青春,做最好的自己”为题,采用全息绘画分析技术、“美丽的中指”催眠、“胜利的鼓点”心理小游戏等专业方法与技巧,让学生们在轻松互动中掌握增强自信的方法与技巧。

“单次讲座结束后,我们达成长期合作意向,为当地青少年提供连续的心理健康服务。同时建立健全帮扶机制,通过互动与调查,深入挖掘深层次心理问题,针对个别特殊案例,及时跟踪服务,帮助青少年走出心理困境。”该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湛河区青翼家园阵地采用“青少年心理学+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在为青少年本身服务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射到青少年所处的生活环境中去,为他们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团焦作沁阳市委广泛整合社会资源,围绕村史馆、红色研学、法律学习等主题,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组织第一小学学生到市检察院“暖暖”工作室参观,体验模拟法庭,学习情绪管理、自我减压;组织市第四小学学生到朱载堉纪念馆,在了解“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朱载堉生平的同时,引出心理健康话题。

新乡辉县市青翼家园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侯建芳以“爱的契约”为主题,为胡桥乡八十亩地村40余名学生和家长上了一堂亲子团体辅导课。她用一颗小小的玻璃球和简单的纸笔,在游戏中引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6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