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咨询中心 >> 咨询中心介绍 >> 融合教育,携手共进珠海市特殊教育教师专业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国办发[]60号)和广东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粤教基[]29号)文件精神,不断推进珠海市融合教育工作,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近期珠海市教育研究院联合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组织了本次为期四天的珠海市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训班。
此次开班仪式由珠海市教育研究院师训室蓝晖主任主持。
虽然是线上学习,但也挡不住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培训期间,每位老师都专心致志,认真聆听,并适时地记录,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知识。大家都认为此次机会难得,因而学习的氛围十分浓厚。
脚步不停,学习不止。珠海市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训班的全体学员老师们,继续相聚一起,精神抖擞地开始了“学习促发展,交流促进步”的一天。
今天上午第一场讲座由特殊教育高级教师兼东莞市残联直属残疾人劳动就业管理办公室党支部书记、主任李芬芳老师主讲。
李老师谦抑和蔼,在课上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历,从学前融合教育基本概念出发,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线索,详细论述了学前融合教育的工作机制。课上李老师还以实际案例分享了自己有关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矩田模式”,提出利用影子老师串联起康复机构与幼儿园,实现1+1>2的融合效果。
下午第二场讲座则是由佛山市禅城区启智学校马善波副校长主讲。
课上,马校长博闻强识,将自身成长经历和家校沟通技巧交织呈现、娓娓道来,不仅传授了实用的沟通技巧来解决在座老师们家校沟通中的困惑,还传授了特殊教师发展的相关窍门。既拓宽了老师们的视野,又加深了老师们对融合教育的认知。
在这一天的培训中,老师们认真投入,专心致志。不仅得到理论上的提高和知识上的沉淀,还收获很多案例经验。
转眼间我们的培训进入第三天,老师们学习热情不减,全神紧盯着屏幕,奋笔疾书,生怕错过一个宝贵的知识点。
今天上午的培训主题与信息技术相关:《特殊教育信息平台构建与应用》,由顺德区特殊教育支援服务中心副主任、佛山市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周志喜老师主讲。周老师先是简单说明了顺德区区域融合教育发展的背景与面临的问题,然后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为顺应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因地制宜,佛山市特殊教育资源库和融合教育支援服务云平台应运而生的历程。
下午的培训由高级心理顾问、心理咨询培训师杨莲清教授以教师压力管理与调适为题开展讲座。
杨莲清教授从压力管理概述、教师的压力状况、教师的压力管理、教师的自我调适以及正念训练五个方面展开。讲座最后,杨教授带领我们进行正念冥想练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下午讲座。
今天是本期融合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的最后一天,但陈老师的讲座仍然精彩,老师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我们带来了深层的理论引导和强烈的感染力,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融合教育对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的意义,以及进行融合教育的教学策略相关知识。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深知在未来的工作中,会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当然,每个教育者都不是孤军奋战,我们可以在各位前辈打下的坚固基础上,与众多同辈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与学习,进一步夯实学校这一片特殊儿童“向阳生长”的“苗圃”,让每一个残疾儿童都能够努力拥抱阳光、幸福的末来。
再漫长的欢聚也总有尽头,短短四天的培训在手机照相机的咔嚓声中落下帷幕。在疫情这样特殊背景下开展的此次特殊教育培训,不仅让老师们进行了专业充电,更让老师们之间缔结了更深厚的革命友谊。
四天的交流与互动,让每一个老师知道,我们都不是孤身一人。在艰难的社会大背景下,仍然有一群和自己一样的人坚守着自己的教育信念,于复杂的现实当中不断探索和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特殊教育的最佳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愿我们每个老师都能用单纯的心态去做复杂的特殊教育工作,以美好的愿景引导自己的行动,最后以实际的行动去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