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咨询中心 >> 咨询中心资源 >> 如何有效缓解应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专家建
本文转自:华山网
8月30日下午,渭南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渭南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主任赵渭婷就隔离群众、抗疫前沿的医务人员和其他岗位的防控工作人员等应如何有效缓解身心压力回答了记者提问。
“疫情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据赵渭婷介绍,面对疫情,部分群众在可能会出现担心害怕、孤独无助、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尤其是正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确诊患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隔离人员、中高风险区域正在隔离的群众,以及连日以来,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其他岗位的志愿者们,身处疫情防控最前沿,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出现心理问题。
“在这里建议大家要:正确面对疫情、科学调适心理、管理不良情绪、坚定必胜信心。”赵渭婷说,首先一定要坦然面对情绪变化,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当个体面对重大突发危机事件时,出现紧张、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是自然的正常反应,这些不适感让我们更加认真对待当下所面临的情况,从而选择正确的防护措施,只有不良情绪持续积累,没有及时进行调适时,才会对身心健康产生损伤。学会适度宣泄不良情绪。适当的宣泄,可有效减少情绪困扰,诉说烦恼、倾听他人、在安全的环境内哭一场,都是宣泄情绪的有效方式。也可尝试与自己当下的情绪对话,把情绪之中的念头全部写下来,读出来,当把不具体的情绪变成可以看见、可以读出来的文字时,心里的负面情绪也会得到缓解。
借助各种平台学会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正念放松训练”等,以维持身心稳定,也可以通过厨艺、运动、音乐、绘画等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体验。
除此之外,在科学防护的基础上,一定要保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日常均衡饮食、规律充足睡眠、适度合理运动等方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如果我们通过自己和他人的帮助仍不能缓解心理压力,则要主动寻求专业精神心理卫生机构的帮助,或拨打我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的咨询师会在线上和大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后期渭南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会在全市范围内,以村镇、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为主要工作基地,针对各类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帮助市民朋友们戴上防疫、抗疫的“心理口罩”,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公众筑起“心理防护”的坚实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