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咨询中心 >> 咨询中心前景 >> 沧州心理咨询华北石油精神康复医院电话18
减肥是很多女性同胞终身为之奋斗的话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肥胖率也直线上升,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角度来解读肥胖问题,或许能给正在减肥期的你开辟新的思路。
导致肥胖的社会心理学因素
01情绪状态及应激
众所周知,很多学生时期原本很苗条的人会在步入工作岗位以后迅速变胖,俗称压力肥。当人们精神紧张时,神经、内分泌等的改变会让人选择以饮食作为排解情绪、化解应激的手段,从而导致肥胖的产生。
02人格差异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性格外向者比内向者肥胖的发病率高4.6倍,情绪稳定低分者比情绪稳定高分者肥胖发病率高6.8倍,由此可见外向者和情绪稳定性较差的人容易肥胖。所以我们平时所说的“心宽体胖”不无道理。
03认知方式饥饿感不光由生理决定,还受到思维的影响。比如肥胖者一到吃饭点就觉得格外的饿,还有的肥胖者总是以为自己吃的很少,实际上他已经摄入了很多热量而不自知。
04文化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认为胖娃娃是美的、健康的象征,所以很多老人还是有过度喂养孩子的现象。导致很多人从幼年时期就开始肥胖,一直持续到生命周期结束。
为什么有的人越减越肥?
减肥说起来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很多减肥人士实在是懒得动,只能退而求其次,尝试节食减肥,短期看是有明显效果,只要稍微不注意立马反弹,甚至比以前更加肥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正常人进食是由生理决定的,饿了就吃,饱了就停,但是节食的本质是忽略人的生理感受,用认知控制进食。一旦心理边界被破坏,即便已经饱了,还是会忽略生理感受而选择继续进食。你有没有发现,当你节食了一段时间以后会忍不住进入暴食阶段,心理经常会想:反正今天已经热量超标了,索性多吃一点,明天再减肥吧。
2、人在饥饿的情况下会忍不住陷入焦虑、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无法调节情绪等问题中,节食者会更加多的摄入食物以稳定情绪。你有没有发现?你在压力很大,内心很焦虑的情况下特别容易不断的往嘴里塞食物,当你有意识要停止进食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吃了很多东西了。
3、从生理角度,节食者过度限制饮食,提高了食物的利用率,降低了基础代谢率,当你恢复饮食时,代谢率还在很低的水平,也就是即使你还是吃那么多东西,但是会更容易发胖。
从心理学角度给你一些减肥的建议
认知-行为疗法:
1、行为矫正:制定减肥目标和计划。要求具体、可行、宽松的,设立奖罚有助执行计划。同时训练一些技巧,如限制减肥者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进食,鼓励减肥者更多地去享受吃的过程而非多吃。2、自我监控的训练:学会对自己的行为作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如进食的时间地点、进食的食物及热量,一天中的活动量等,使当事人更加了解自己的饮食模式和运动情况。或许您可以买一个运动手环,每天监督自己的运动量,并记录自己摄入的热量,提高自己的自律性。3、心理支持:减肥前期可给予减肥者鼓励和正确引导,帮助他确定减肥的决心并掌握科学的方法;减肥中期及时发现减肥者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时干预,预防出现半途而废等现象;减肥后期,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帮助减肥者预防复发,同时帮助减肥者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行为治疗中,来自于家人和亲友的支持和监督,有助于减肥的成功。团体减肥法:加入团体竞争合作的减肥也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法。在小组之间展开竞争,看哪组减轻的体重更多反弹更少,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有条件的,可以加入一些专业的减肥训练营,还可以选择一些运动APP,加入运动群组,也有利于减重者之间互相交流、相互鼓励,形成良好的团体氛围,看到成功榜样,激发减肥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