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咨询中心 >> 咨询中心优势 >> 为心灵点亮归途长沙市加速发展精神障碍
以孵化助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体系的完善,以创新打通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区康复机构、患者家庭之间的衔接障碍,在过去的两年多里,湖南省长沙市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印发的《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紧扣“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理念,发挥社会力量主体作用和专业机构支持作用,形成了多板块、有支撑、可持续的社区精神康复综合体。去年9月25日至27日,长沙市为全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推进会提供了学习现场。
近日,记者在长沙深刻感受到,以长沙心翼精神康复所为龙头的“1+N”社区精神康复联盟,以“工疗、农疗分级康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渐进式康复模式,以免费培训精神障碍患者家属为宗旨的“驻家亲属社工计划”,正在为康复期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专业治疗、职业训练、心理辅导、社交和行为引导,帮助他们重拾信心、重拾健康、重构幸福。
“社区康复服务是精神障碍患者摆脱疾病、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多学科多专业融合发展的社会服务。”湖南省政协委员、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医院)院长贺吉清对记者说,社区精神康复服务医院向社会过渡缓冲期中绕不开的环节,加快发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不仅有利于预防精神障碍患者致残致贫、减轻患者家庭负担,更能促进患者家庭幸福、社区和谐、社会稳定。
搭设康复平台打开回归社会出口
从寂寂无名到独树一帜,长沙市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领域探索了12年。年8月,长沙市民政局引进国际先进理念,以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形式建立长沙心翼精神康复所,通过专业社工介入,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职业训练、心理辅导、行为矫正、辅助教育、社交就业等支持。
小毅是长沙心翼精神康复所首批会员,长期治疗令家里不堪重负。“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孩子带到长沙心翼精神康复所。这些年来,孩子最大的改变是打开了心门,能够接纳家庭与社会,在生活上实现了自理。”小毅的父亲冯先生对记者说,这些改变对孩子来说是巨大的,但走好这一步,需要机构、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
长沙心翼精神康复所是一个跨专业的团队,有医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长沙心翼精神康复所主管罗月红说,这是一个过渡平台,内部设计模拟工作环境,工作人员以“同事”身份为会员提供指导,通过推行个性化、阶梯式康复服务,重点解决精神障碍患者成长过程中生活、学习、工作、社交等方面的问题,最终达到过渡就业、回归社会的目的。
长沙市找到了解决恢复期精神障碍患者“出口”问题的答案。年,长沙市民政局推广心翼精神康复所的做法,在全市进行精神康复机构推广和技术指导,构建“1+N”的社区精神康复联盟。同时,完善救治康复服务网络,持续对精神障碍患者免费发放药品、免费巡诊检查、免费住院治疗、免费康复训练,将精神障碍患者纳入低保救助。截至目前,长沙心翼精神康复所先后帮助近人次实现独立就业或过渡就业。
实施分级服务打造渐进康复基地
在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梅花分院,也有一个由康复医师、护士、社工、农业技师、爱心企业志愿者组成的跨专业团队。他们通过项目化运作与机构运营相结合,建立了精神障碍农疗康复基地(亩)和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重点为长期滞留的余名流浪特困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分级康复服务。
梅花分院精神科五病室护士长胡军燕在一线护士岗位已工作20年。她说,疾病使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逐渐退化,加上社会认知偏差、家庭和社会支持体系薄弱,回归家庭和社会困难,我们的重要工作就是努力为他们解决“我是谁”这个难题,这里面需要专业、需要爱心,更需要恒心。
年,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成立长沙阳光心翼家园,为精神障碍康复者提供职业训练、心理辅导、劳动(种植、养殖)生活技能训练、社交就业岗位支持。与此同时,以农疗康复、职业康复为重点,个案管理、心理治疗、社会参与、健康管理为特色的“工疗、农疗”分级康复服务模式正迭代升级、渐入佳境。
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社工部主任蒋红霞介绍,通过康复评估,将精神障碍患者分为康复的一级至四级,依次为个人自信心、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交被动情绪和心理不稳定,职业能力差、缺乏实现价值的机会,社会适应能力及独立生活能力不足。再根据级别制定合理的康复服务内容,同时医疗团队将开展相关研究,量表测量、进行前后测,评估服务成效。
年初,在街头流浪的梅梅被长沙市救助管理站送到了梅花分院。经过3个多月精心的药物治疗,梅梅病情逐渐稳定下来,并表现出了性格活泼、对数据比较敏感的特点。年,长沙阳光心翼家园推行职业康复计划,梅梅自告奋勇应聘“模拟超市”收银员岗位,学会了使用收银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