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心

广东开通多条热线,为各类群体提供心

发布时间:2025/3/25 10:46:19   
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www.pfzhiliao.com/
<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让不少人陷入焦虑。

普通市民怀疑自己被感染,反复测量体温,整日担忧不已;一线医护不敢停下来休息,为不能挽救更多的生命感到沮丧;独居老人买不到口罩,不敢外出,陷入焦虑……

抗击疫情是一场持久战。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疏导淤积的不良情绪,给心灵“戴上口罩”同样重要。在心理防疫的战场上,广东各部门纷纷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社会组织、社工等力量积极参与其中,筑起牢固的心理防疫线。

为医护搭建心理援助平台

2月21日,广东省公布《关于做好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保障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安排专家对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心理辅导工作进行技术培训指导,通过“粤省事”小程序、青年心理咨询热线、职工热线等多种渠道,为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提供不间断的心理咨询等服务。

为了更好地应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危机,广东搭建了心理援助平台,该平台组织全省各医疗卫生机构、高校及社会机构的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和心理咨询师近人,建立心理热线援助咨询与督导团队,对公众,特别对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援助。

“你是心理医生吗?”电话响起,一阵焦虑的声音传来,来电者是奋斗在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红红(化名),她为大爱舍小家,离家已经一个多月。面对繁重的工作,她从不抱怨,但每当夜深人静时,内心的牵挂便难以压抑。

原来,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的孩子今年小升初,小的孩子才2岁,此时,正是他们最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你为什么不回家?你不爱宝宝了吗?”视频通话中,孩子的哭喊声令她有些难以承受。

“是啊,这一切对于一位妈妈来说,该有多心痛呀!”心理咨询师和红红深入交谈,逐渐释放她心中压抑已久的负面情绪。随后,咨询师邀请红红一起进行呼吸放松训练,舒缓其紧张情绪。“非常幸运我打了这个热线电话,现在我心中感到温暖,有能量继续和病毒作战。”红红说。

目前,心理援助公益平台共收到来自医疗卫生人员及其家属、社会人员共计人次的访问。此外,平台通过网络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直播课程共7场,收听人数达多人。

“根据现有临床研究,有精神科医生介入治疗,住院病人能缩短住院天数。”医院副院长、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何红波表示。

2月24日,由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组成的30人心理医疗队出征驰援湖北,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心理援助服务。目前心理医疗队已医院,进行精神科联络会诊。

据了解,部分失眠患者经过药物治疗,睡眠情况得以改善。“目前看来,简单的心理咨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了帮助。但心理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还需要更多时间积累经验。”何红波说。

“红棉热线”守护孤寡独居老人

疫情发生后,广州市白云区新市街社工服务站社工杨兰兰值守着一条与社区居民相通的热线,这是“广州社工红棉守护热线”的一个分支。在一个个电话咨询中,杨兰兰倾听他们的心事,及时跟进提供帮助。

这其中,有不少是孤寡独居老人、低保户等困难群体打来的。“他们了解防疫信息的渠道有限,缺少社会支持,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杨兰兰说。

杨兰兰曾在热线中接到一位独居老人的求助。72岁的蔡婆婆因为买不到口罩,担心无法外出买菜,产生忧虑。得知这一情况后,社工紧急上门送去口罩,为蔡婆婆讲解疫情防护知识,并告诉老人外出时做好防护,不用过于恐慌。临走前,杨兰兰还叮嘱老人,有需要及时拨打“红棉守护热线”。

“特殊时期,‘心理防疫’同样重要,当求助者陷入‘疫情恐慌’时,我们需要耐心倾听和安慰,让他们感觉不是一个人在与疫情作斗争。”杨兰兰说,陪伴是重要的心理疏导“处方”。

截至3月7日,广州全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利用社工站、专项项目服务点等开设了个“广州社工红棉守护热线”,投入接线服务社工1万余人次,为市民提供防疫知识咨询12.6万多次、心理辅导2.7万多次,为困境孤寡老人、患病老人提供上门送药、送口罩、送菜等紧急求援多次。

广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启动“公益心理援助计划”,70余名心理咨询师组建公益心理援助小组,接受公众咨询;广东省民政厅开通“护童之声”服务热线,24小时接听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求助电话;广东省妇联妇女热线开通心理援助24小时专线,为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务……

在广东各地,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工等多方力量,通过开通热线、电话访问、入户走访等形式,为隔离人员、独居孤寡老人、困境儿童等各类特殊群体提供生活帮扶、心理安抚、危机干预等服务,帮助他们筑起心理防护网。

20所高校面向社会提供心理支持服务

“老师,我该怎么办?”不久前,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心理咨询志愿者陈少珍接到一通电话,电话那头的小优(化名)一开口就泣不成声,情绪非常激动。原来,她过年前到过武汉旅游,回来后按照规定要进行隔离。突然要与家人分开生活,加上担心感染上新冠肺炎,小优陷入情绪崩溃的边缘,拨通了心理咨询热线。

“一个多小时的电话,我用‘焦虑降落伞’技术教她学会管理自己的焦虑,她的情绪明显缓解下来。”陈少珍说。

这样的故事,在广东各高校开通的心理热线每天都会上演。广东省教育厅筛选了两批共20所高校面向社会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各高校通过热线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8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