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心

掌上服务全办成泉城总客服,当好市民

发布时间:2022/10/8 19:24:53   
白癜风治疗目标 http://m.39.net/pf/a_4558568.html

提起济南市民服务热线,首先想到的关键词是:“国家标杆”。

在济南,市民服务热线自年9月26日正式开通以来,已经走过了12个春秋。热线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现代化的手段,标准化和法治化的理念,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标准,充分发挥了“民生直通车、发展助推器、行风监测仪、决策信息源、形象代言人”的作用,截至目前共为民服务万件次,特别是今年以来,为民服务万件次,同比增长35.06%,呈逐年上升趋势。“,服务找政府”已经成为泉城市民的共识。

热线不仅搭起了各级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还创建了全国热线工作的行业标准,成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一直引领全国热线发展。热线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实现了国内多个首创,今年全国首个政府热线与标准化促进会在济南成立,并推动了热线标准从国内向国际的迈进,济南市民服务热线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高度。

与市民共情,与城市共生。新高度的背后,是全市热线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办事效率、拓展服务范围、延伸服务深度的行动。既擦亮了泉城“总客服”的品牌,又真正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一单通达接诉即办

热线进入“秒速时代”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有高水平的为民服务能力。

为民服务的意识有多强,办事效率就有多高。一年来,济南热线在工单流转速度、办理速度和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上都有显著提升。

今年5月,济阳区曲堤街道王元气村村民拨打热线反映村内路灯不亮问题。接到群众诉求后,热线受理人员不到30秒就将诉求转至街道。曲堤街道热线工作站随即就该事项与供电所协调沟通,供电所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会同管区干部进村施工,从当日下午4点干到晚上9点,经过5个小时检修,最终排除了线路故障,恢复了路灯照明,王元气村村民纷纷为热线和施工人员点赞。

从市民拨打电话,到热线工单到达街道,流转时间用了不到30秒,相关问题在当天就彻底解决。如此高的工作效率得益于热线设立的“一单通达”机制。从去年起,热线依托大数据实现扁平化管理,市民诉求可以直接转至街道、社区一线办理,这使得工单流转时间大大缩减。原来需要3个多小时来流转的工单,现在只需要不到一分钟,真正实现了“秒速通达”。

目前,“一单通达”工作标准已在全市个街道推广,并向市卫健委35医院和市交警支队各交警大队等三级、四级办理单位进行拓展延伸。“一单通达”的推行,使得为民服务效率不断提升,同时,热线正在探索如何将热线办理与村居治理深度融合,使“一单通达”机制进一步延伸。今年7月,热线在章丘区三涧溪村设立“市民服务热线三涧溪村工作室”,将涉及三涧溪村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的相关问题,直接转派至工作室一线办理。这一“党建引领+热线直转”的工作模式,在全国热线工作发展进程中尚属首次。

热线快速的应对能力在疫情防控期间得以体现。“感染新冠病毒后是什么症状?”“居家应该如何正确消毒?”“返程回济南从哪个高速口能下?”……疫情发生初期,市民咨询问题数量种类繁多,涉及医疗、交通、行政审批等方方面面。

市民最需要的是权威声音。为稳定市民情绪,服务科学决策,根据全市统一安排及市委办公厅的具体要求,热线充分发挥全市疫情相关诉求统一受理平台作用,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快速组织研发了3级22类78项疫情防控专项舆情信息分类系统和3级6类25项复工达产专项信息分类系统,并将相关数据与有关承办单位实时共享。为使市民诉求得到最专业的答复,热线协调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侨联联动合作开通疫情专家座席、疫情防护心理支持热线、复工达产专家座席、行政审批专家座席、济南市海外侨胞防疫服务热线等,市卫健委、市行政审批局等单位派员到热线现场值班,让市民第一时间听到党委政府的声音。热线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建立实时报送制度,每日报送热线疫情防控、复工达产相关诉求的受理和办理情况,共报送舆情信息、专报近期,为市领导及承办单位决策提供了精准服务,在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民魏先生在天桥区开办了一家公司,公司需要变更法人,正逢疫情发生,相关办理细节无法去现场咨询。魏先生拨打了热线。热线行政审批专家座席的专家第一时间回复,提示他在疫情期间所有行政审批事务采取全程网办、双向快递的方式。听到专家的回复,魏先生安心了不少。

为打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热线在优化服务上做加法,在工作流程上做减法,建立了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平台。“接诉即办”平台负责受理解决企业反映的政策咨询、服务诉求、意见建议等事项,全面推行“企有所诉、我必有应、接诉即办”。热线将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平台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持“问题不过夜、细节不放过、改进不停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平台调试运行。截至目前,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平台受理的涉及企业政策咨询、服务诉求、意见建议等均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处理,受到企业广泛好评。

渠道拓宽八位一体

“掌上服务”全办成

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做优化发展环境的推进器。

在不断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热线不断拓宽服务渠道,整合业务范围,使“,服务找政府”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近日,济南市民服务热线“市民智库座席”启用,实现“市民热线市民办”,这是济南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又一举措,在国内再开先河。今年5月,热线创新与媒体联动模式,与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共同打造泉城服务“总客服”,将“爱济南”客户端整体升级打造为“便民利企、服务决策”的掌上平台和城市服务的统一入口——“掌上”。

打开“爱济南”客户端“掌上”界面,除了常规的诉求受理、查询等功能,还有“接诉即办”的功能选项,这也是目前济南唯一一个企业诉求受理手机端入口。企业可以从这个入口登录反映问题,由承办部门受理相关诉求。

市民在“我的诉求”内可以轻松查到自己所反映的问题办理进度,还可以选择“自助问答”咨询问题,热线庞大的知识库可以第一时间给予回复。

热线与媒体联动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加持上,也通过媒体的监督进一步促进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前不久一家小微企业通过“掌上”反映市场租赁权纠纷问题,济南报业记者迅速深入涉事市场多方采访,深入剖析思考,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避免类似问题发生。

除了“掌上”,还有“移动”,由街面巡查员担任的移动座席。热线与数字化城管创新融合打造的“移动”,让街面巡查员成为移动座席,通过街面巡查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5岁的李军在城管部门已经工作了10年,去年起他有了一个新身份,那就是移动座席。李军负责的片区在北园大街,每天15公里街道他至少要走上6趟。李军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三孔桥下存在一处污水外溢,他立即掏出手机,打开“移动座席”系统,拍摄照片、描述问题、写明地点……不到24小时,这一问题就得以解决。

这样的问题,李军一天能够发现五六十件。除了发现新问题,李军还要实时回到现场核实问题解决进度。在他的努力下,目前巡查中发现的问题24小时内解决率能达到%。

“移动”的创新性在于,从空间上打破了传统呼叫中心的局限,实现从“坐等市民来电”到“主动服务市民”转变,从固定座席向移动座席转变,主动巡查发现问题,进一步丰富了热线受理形式。“移动”也拓宽了巡查员的巡查范围,除城市管理类事项外,市政公用、交通等其他事项均纳入巡查范围,移动巡查员在其负责区域内,可进行案件核查及满意度评价,实现了热线工作职能由受理向办理转变。同时,“移动”处理的问题将纳入热线百分制考核,进一步加大了考核力度。“移动”打通数字化城管专网与热线网络,将数字化城管数据纳入热线大数据中,同时向市城管局开放共享全市涉城管类数据,实现由单一数据向全方位数据共享转变。

电话、短信、市长信箱、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7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