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心

郑州市上街区党建成基层社会治理红色

发布时间:2022/12/11 17:31:54   

中国青年网郑州6月30日电(记者王文坛)“我女儿手机丢了,价值近元呢,一家人很着急!”5月8日晚,郑州市上街区济源路街道办事处三湾街社区党群服务群突然出现一条居民求救信息。随即,该社区党总支书记吴勤勤回复说:“再打打试试,看看通不通,只要是小区居民捡到就一定能物归原主。”确如吴勤勤所言,当晚10点40分,失主韩翼飞妈妈在群里激动地说:“吴书记,手机找到了!”原来,同小区的楚女士捡到手机后,在原地等了许久也没人认领。天黑了,要回家给孩子做饭,楚女士就离开了现场,等做好饭把孩子哄睡,就第一时间联系了失主。

在郑州市上街区,诸如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比比皆是,大街小巷弥漫着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的浓厚氛围,党风促社风,如今,上街区邻里和谐、文明之风盛行。

近年来,郑州市上街区以创建全国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示范区为依托,突出大抓基层、大抓支部鲜明导向,大力探索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构建“四网一化五联”的区域化党建体系,推动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逐步形成以社区党总支为指引、党员为主心骨、居民为依托的社区治理模式,谱写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标准化”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上街区紧紧围绕“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使每一个支部都强起来”这一主题,积极探索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初步实现了社区党组织和党员行有标准、动有依据、做有规范的目标,有力推动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提升。

“标准化”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按照“基本标准+特色规范”的工作思路,积极运用标准化思维、方法和手段,分类分步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努力做到“量体裁衣”,切实为社区党建工作定好“参照系”。确定“支部建设十条”为基本标准,结合具体情况,从组织设置、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制度保障四个方面制定特色标准。同时,上街区突出目标和问题导向,让每条标准“有用”“管用”;突出可操作性,对标准细化量化、及时精简更新;突出可复制性,培养更多基层党建工作的“明白人”和“聪明人”;突出特色化,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给予基层更大的创新空间。

上街区的标准化党建阵地,设有办公会议区、便民服务区、教育培训区和特色功能区,其中用于服务的面积不低于80%。

年,郑州市上街区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确定为河南省首个全国社区党建标准化试点区,除阵地建设外,上街区还从组织设置、服务群众、制度保障等方面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目前,标准化党建阵地已经建了15个,接近上街区社区数量的一半。

正是“高标准”要求,实现了基层党建的“高质量”提升,让群众看得到,能依靠,可信赖。

高水平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

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郑州市上街区紧盯问题导向,紧盯目标导向,紧盯基层党建中的薄弱环节,紧盯群众的需求,精心打造基层党支部,持续提升基层党建质量,通过党建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为把党建推向深入,上街区推出系列举措,如:百个支部强堡垒,千个工程抓落实,万名党员争先锋,特别是通过“党建+项目”抓落实,通过项目化运作,将基层党建工作抓细抓实,实现基层党建的“物化存在”。

在“党建+”实施过程中,上街区把“党建+民生”放置突出位置。

围绕“党建+民生”工程,三湾街社区创新开展了居民点单、社区党总支下单、联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接单、群众评单的“四联单”服务,准确解决问题,做到服务精准化。累计为居民解决难事、烦心事,揪心事件。

在“党建+民生”带动下,颐苑社区“房产证的办理”、“三个小区饮用水的改造”、“林溪苑小区移动机房噪音”、“暖气使用”、“窨井堵塞”等民生项目先后得到妥善解决。

为把民生之事做得距离人民群众近些、再近些,在服务群众过程中,颐苑社区实行“不打烊”,节假日轮流坐班,最大限度方便群众。该社区还发挥特长党员引领作用,把闲散在家的居民集聚起来,成立了颐苑模特队、安全卫士巡逻队、“先锋微视角”工作室、丹青水墨坊、王漂莲工作室等12支群众性组织和志愿服务队,先后引进了麦秆画、剪纸、移动博物馆,自主培育了女书、香包绣球等非遗文化落户社区,建立群众文化项目9个。开展非遗文化进小区,举办书画展、剪纸展、非遗文化培训、传统文化、国学朗诵、亲子教育等活动近场,惠及群众00多人次,通过活动的持续开展,形成了“幼有所托、老有所乐、中青年安心工作”的和谐局面。

同时,上街区把“党建+民心”工程放置同等重要位置落到实处,不仅与人民群众面对面,更要“心贴心”。

围绕“党建+民心”工程,颐苑社区党支部根据楼院内党员的居住分布情况,划分楼栋区域作为党员的“责任田”,每位党员负责“责任田”的内外经营、政策宣传、矛盾化解、城市建设、邻里帮扶等工作,踊跃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通过这块小小的“责任田”,不仅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带动作用,还拉近了党群间的距离,让“有事找党员”成为群众遇到困难时的第一诉求。

为倾听群众心声,颐苑社区党支部探索实践了“小板凳恳谈会”,恳谈会由社区联合联建单位,把居民议事会从社区会议室搬到居民小院里、议事广场上、楼院凉亭下,大家围坐在一起,围绕邻里关系、楼院建设、社区治理拉家常、聊工作、提建议。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大家畅所欲言,想说啥就说啥,让党和政府听到居民的真实想法、意见建议。

今年以来,通过书记大走访、小板凳恳谈会、线上线下相结合收集的60多项社情民意,按照类别梳理出社区党建联建项目库,已建立涵盖文化、教育、环境整治等6大类31个红色项目。

为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上街区还推行“党建+志愿者”服务,开发扶弱济困、文化教育等6大类18种志愿者岗位和个免费服务项目,建立党员“报到、认岗、承诺、服务、评星、激励”的“六步工作法”,经常性开展卫生清洁、4点半课堂、慰问孤寡老人、义诊等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上街区还组建心理援助志愿团,通过制作小视频、电话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4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