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心

鲸天讲座鲸艺教育X创研说,设计的

发布时间:2022/12/29 17:39:32   

设计不是一个工作,是一辈子的事。8月26日鲸艺教育迎来设计大咖张子健老师的讲座,此次讲座与此前开心老师讲座为一个系列,场地都选在了王府井东方新天地广场的蔚来中心,旨在让同学们多感官深入体验。张子健老师此次带着满满的干货与同学们交流分享,并抛出设计当中的问题,结合自己各方面的信息和自身经验,帮助大家完成从设计目标边界的讨论到方案成果的展现。

讲师介绍

知名品牌设计师

创研综合设计研究所创始人之一

设计思维研究者与实践者、咨询式设计倡导者

《设计信仰—职业的力量》合著者之一

发起了CDS中国设计师沙龙行业交流组织

发起筹建了DCB北京·设计交流中心

讲课地点:北京东长安街1号东方新天地商场蔚来中心

主题:关于设计的问与答

时间:8月26日下午15:30-17:30

主讲人:张子健

在讲座开始之前,张子健老师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在轻松的氛围中增加对彼此的了解。随后子健老师对多个自己设计的案例以及设计工作经历进行了分享。

张子健老师首先抛出一个问题:无论你是导演、设计师、艺术家还是编剧,只要是以创作为生的职业人,都会遇到一个困惑——我的创作灵感从哪里来?

张子健老师表示从心理学的解释来看,灵感是大脑得到答案或启发之后自我奖励的心理震颤现象。那些能频繁获得灵感的人,一定有一颗强大的大脑吧?这不一定。按心理动力学的观点来看,我们大脑里面藏着另外一个脑袋,两个脑袋之间的沟通不畅就会造成诸多的心理现象,其中也包括阻塞创作能力的输出。

心理咨询技术正是起到了两者疏通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创作过程当中大脑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如何通过心理咨询技术提高我们的日常创作能力。

张子健老师说道尽管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和工作中都不需要刻意学习心理学知识,但是我们却每天都在和心理学打交道。无论是对产品开发中的用户研究、设计师的创作灵感、还是商业中的决策过程、甚至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场景都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知其所以然,必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讲解完心理动力学,张子健老师指出逻辑与创意发散是设计的重要能力,本次讲座也针对设计师群体,结合思维导图的发散思维与逻辑梳理优势,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导图,希望同学们日后提高创造力,学习能力和思维逻辑性。随后张子健老师对设计思维力更深层次的为大家剖析:

智觉力

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思路,无论是设计管理还是设计思维,它背后有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创造力于是研究的方向开始变成了对创造力的研究。子建老师给这个不单纯是创造力的能力起了个名字,叫智觉力。

智觉力=(%感性)/2+(%理性)/2

敏感力

其实敏感力是每个人从小都有的。像小孩子,对这个世界是非常敏感的,我们小时候看到树叶都会感动,看见风吹路边的树叶,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情愫。这是智觉力中的敏感力,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消磨掉了。我们通过一些方法找回本心,让普通人的创造力回归,这就是子建老师想做的事。

智觉力的训练适合所有人

子建老师认为,智觉力的训练不止可以帮助到设计师、创意领域,更能帮助到每个行业和职位的人,我们需要这样一个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这是职业自我进化的一个环节。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也许是工作,也许是业余时间,去废寝忘食地探索,一点点去进化。只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努力变成你自己,你就已经开始了谱写自己的进化论之路。

关于设计与消费者的关系子健老师也做出了详细的讲解,表示真正的设计是消费者参与,并且消费者能够受益。

从总体上来看,子健老师指出需求和供给之间是很难预测的,消费者的需求是难以琢磨的东西,所以这么多年来才诞生了很多寻找消费者需求的理论和方法,从以前的问卷调查发展到今天的大数据,从以前的理性调研发展到今天的情感化调研,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寻找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包括设计咨询也需要通过调研来采集这方面的重要信息!

很多人们心理的需求是无法显而易见的,所以往往人们想象的项目行为和真正实施之后是完全两回事儿,在现实与想象之间总是有一个鸿沟,那么这就是5%的局限。那么希望在哪里?就是在那95%剩下的部分,而剩下的部分你根本无法通过询问的方式去得来。

而这95%我们称之为叫无意识认知,它就好像一座冰山,这座冰山在水面上露出来的仅仅是一角,而在海平面下面却是巨大的,它的主体部分无意识部分是无法用语言形容出来的,所以如果你去询问的话,它是无法直接表达,但是你可以通过表象去探索一些。

其中20%是可以通过分析的手段去得来的,我们把这一部分称作为是隐性需求,就像我们前面说的调查问卷,还有那些基于数据化的,比如说大数据式的这种调研方式,我们管它叫上帝视角的调研,这种调研非常的有用,但是它是基于现实的总结,对于已经存在的现实进行一次梳理。

子健老师分成三个阶段为大家讲解:

第一个阶段,这些需求以功能为主,这就是工业化初期和可以说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这种需求,这些需求是很容易看得见,也比较容易去满足的。

第二种阶段,随着品牌的发展,我们发现个性化的东西和情感性的东西在里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中间这个阶段,情感成为品牌的核心,也是成为你挖掘新产品的核心。所以这个是需求已经变小了,变得更多了。

第三种阶段,随着互联网的深入之后,发现个性变得很重要了。这个时候研发产品要注意人的个性,甚至品牌本身要有个性,可以称为是消费者开始的时候是完全被动的,是需要你去发现。到后来到个性的阶段的时候,消费者是完全主动的,他要主动去寻找,这个时候你呈现的商品的数量和你给的服务要多,这样的话才能满足他不同的需求。

对待消费者的态度也会发生很大的转变,在最开始是消费者在哪,你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去找。在现在或者是更远的一段时间的未来,消费者就在那里,他通过互联网已经呈现出来了,你需要做的是提供给它内容。

讲座最后子健老师总结道,设计讲究思想和表达方式给人以通感和共鸣,这种能产生共鸣的同理作用就是视觉传达的价值所在。设计师需要把这种同理心通过视觉作品传递出去,首先自己应该去感知这个世界,只有感动了自己的作品和创意才能触碰到一类人,这类人,就是你要抓住的有效受众。

在讲座结束后,很多同学们都将自己的“疑难杂症”与子健老师交流,子健老师也一一为大家解答,让同学们更深入的了解设计思维。

在同学们踊跃的提问交流后,本次讲座活动圆满结束,感谢张子健老师的倾心分享!感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鲸艺教育将会继续开展更多设计师主题讲座,邀请业内知名设计大咖为线下进阶班的同学们带来艺术盛宴,敬请期待……

-------------感谢支持~欢迎转载转发-------------

欢迎大家在文章下留言

我会及时解答的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6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