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咨询中心 >> 咨询中心资源 >> 娄法足迹丨娄底日报整版报道法院这些工
坚持司法为民履行公平正义
——娄底法院创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纪实
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在骑自行车经过某一岔路口时,被一辆厢式货车撞倒,造成多处骨折并重型颅脑损伤。时间过去两年,理赔事宜一直协商无果。今年10月,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二审宣判,为老人维持80多万元的赔偿,承办法官俞永清驱车50多公里将判决书送到老人住院的病房,老人的家属含泪感谢。
某工程公司与某电动车公司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诉至娄星区法院,某电动车公司一直没有偿还判决书确定的合同款。今年10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为了让该公司优先归还其拖欠的57万元农民工工资,执行法官耐心奔走于两公司之间释法明理,使履行到位的第一笔执行款优先支付了农民工工资,28位农民工的血汗钱悉数追回。
(娄底中院审理某集资诈骗案庭审现场)
民有呼,我有应。年,娄底市两级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坚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司法为民,争创“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绩斐然。截至11月30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件,审(执)结件;其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各类案件件,审(执)结件。21个集体获评“平安湖南建设先进集体”“全省法院诉讼服务示范窗口单位”,44名个人获“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法院办案标兵”“娄底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积极推进诉源治理打造多元解纷格局近年来,娄底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诉源治理,围绕矛盾化解“前、中、末”三个端口,全力打造多元解纷新格局,实现诉讼减量、增效、提质。
前端致力预防,顶层规划推动多元解纷新发展。娄底法院主动向党委汇报争取支持,将多元解纷工作纳入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牵头成立矛盾纠纷综合化解中心,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财政、卫生、城建等20余家单位共同参与;推动各级党委将万人成诉率纳入平安建设,法院按月进行“无讼乡村(社区)”考核;依托全市34个人民法庭,在矛盾多发街道、乡镇挂牌成立74个诉源治理工作站,依托全市个村级警务室及县乡村三级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在社区、农村设立法官联系点和巡回审理点,创新“屋场会”等解纷模式,指导调处矛盾纠纷,开展普法送法活动;及时发现、总结、梳理社会矛盾风险点,提出司法建议,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协助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娄底中院在首个"女法官国际日"开展送法下乡活动)
中端聚合多元,外向对接构建“分调裁审”新格局。一是搭建多元解纷平台。全市法院共邀请28个调解组织、96名特邀调解员进驻法院调解平台。先后与市司法局、妇联、人民银行、贸易促进会等20余家单位联合出台诉调对接文件,设立调解工作室20余个。二是探索推进委派调解。全市法院对婚姻家庭、相邻关系、消费者权益保护、小额债务等类型案件,在依法自愿前提下委派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年全市法院共邀请总对总调解组织60余家,实施委派总对总件,占诉前调解案件比13.84%。三是加大简案快审力度。娄底法院实行繁简分流,组建专门速裁团队,创新开展类案连审与要素式审判工作。年,全市法院共办结速裁案件件,平均结案周期仅25.51天,大大节约了司法成本,提高了办案效率。
末端立足本职,内部挖潜开创诉讼调解新局面。一是推行“集约调解”。我市实行多元解纷、诉讼服务和简案速裁一站办理。全市两级法院全面推进诉前联动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统一由立案窗口办理诉前鉴定、评估与保全工作,并对到法院起诉的案件,由诉前调解团队经当事人同意后在立案阶段集中开展先行调解工作,调解不成的再纳入审理程序。年1-11月,全市两级法院共实施诉前调解1.7万件,妥善化解了大量民间矛盾纠纷。二是推广“智慧调解”。我市充分运用网络平台与科技手段,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积极探索和推广网上调解,广泛运用人民法院网络调解平台,通过移动微法院软件以音视频方式调解案件,大批矛盾纠纷在群众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得到解决。三是拓展府院联调。娄底法院全面争取政府职能部门协助,加大行政协调力度化解矛盾纠纷,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强化调解效果。特别是对重大敏感与群体性诉讼,注重在做好法律释明工作的基础上,请求政府信访、维稳或者行业主管部门协助或参与调解,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截至年11月,娄底中院年度诉讼服务平台建设质效评估分数2.0+版位居全省中级法院第三,3.0版位列全省中级法院第一。娄星区人民法院2.0+版位居全省基层法院第一。全市法院诉源治理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健康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助力经济健康发展的“孵化箱”,娄底法院始终坚持把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来抓落实。年,全市法院聚焦“办理破产、执行合同、保护中小投资者”三项营商环境指标攻坚,各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明显。
娄底中院6次召开党组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省委、市委有关会议、文件精神,高规格谋划该项工作。与市优化办联合制定三项牵头指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出台《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制定升级版任务清单,推出84项服务民营经济工作举措。娄底中院及5个基层法院均成立了以院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全面细化任务,实施挂图作战。
全市法院传承发扬“枫桥经验”,努力将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与多家职能部门联合建立多元化诉讼与非诉讼程序对接机制,在金融消费、知识产权、涉外商事、劳动争议等领域建立诉前多元解纷联动衔接机制。成立涉企案件调解工作室,聘请具有涉企调解经验的调解员常驻涉企立案窗口,积极运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化解矛盾纠纷。年以来,全市法院民商事诉前调解案件占一审案件立案数的比重达72.48%,民事案件调撤率达到了41.66%,涉及行政处罚的行政案件实质性化解率达%。
娄底中院先后成立涉电、涉台、涉侨、涉环资、涉知识产权5个审判法官工作室,健全各类民商事案件归口管理,推动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拟上市企业调解工作的通知》,把涉拟上市企业案件纳入重大事项请示汇报,由专门的合议庭负责审理,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护航重点企业健康发展。新化法院设立全市首个产业巡回法庭,为亿文印产业提供“家门口”的服务,打通司法服务市场主体的“最后一公里”。
全市法院立足审判、执行主责主业,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一是高效处理民商事纠纷,持续优化投资贸易环境。今年全市法院新收涉公司、金融等各类民商事案件件,审结件,切实维护市场交易公平公正。二是依法惩处犯罪行为,不断净化经济发展环境,今年全市法院依法审结破坏经济秩序犯罪和侵财犯罪等件,依法保护企业及企业家的财产权和人身权。三是大力支持依法行政,助力构建和谐政务环境。今年全市法院共审结一、二审行政处罚诉讼案件件,严格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行政机关履行生效判决率达%。
全市法院还充分发挥破产审判功能,因企施策实行差异化处置,全力救治“困境企业”资源重组重返市场,保障“僵尸企业”有序退出。今年共审理破产相关案件24件,盘活、处置破产财产12.3亿元,化解企业债务28.3亿元。如东方房地产公司因资金链断裂,项目烂尾,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年8月,娄底中院裁定批准其重整计划,使之共盘活房产面积约17万平方米,化解近名非法集资参与人和合法民事债权人共计约17亿元的债务,实现了各方利益的最大化。该破产重整案的处理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被《湖南法院简报》作为典型案例予以刊登。
“利剑护蕾”严惩犯罪聚焦“三端”切实履职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司法机关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娄底法院坚决贯彻上级有关批示精神和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和发挥涉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年,继续推进“利剑护蕾”行动,从严从重打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重刑适用率为59.73%;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行为“零容忍”,严惩不贷。多管齐下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法治环境。
(娄底中院法官为未成年人作普法宣讲报告)
聚焦“三端”,切实履行打防职能。一是紧紧抓住“预防端”。全市两级法院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社区”“双百法治宣传”“防性侵护花蕾”和“法院公众开放日”等专项活动,持续做好法治宣讲、源头治理等预防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已与余所学校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选任余名资深员额法官、法官助理担任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年,共邀请学生进法院参与观摩模拟法庭或旁听庭审活动40余场次,送法进校园、社区余场次,发放各种未成年人保护宣传资料10万余册,切实为未成年人打造自我保护的“预防墙”。二是紧紧抓住“审判端”。全市两级法院秉持双向保护原则,采取“圆桌审判”等方式,合力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帮教、感化和挽救,把庭审活动变成对未成年人普法教育的过程;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保持“严打”态势。三是紧紧抓住“延伸端”。娄底法院针对审判过程中发现的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高发场所,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进行行业整顿,发现可能涉及违法犯罪需要打击处理的移送相关线索,及时帮助未成年人特别是未成年被害人走出心理阴影。年,全市法院共发出司法建议69份,移送线索近30条,开展心理辅导帮教10余场次。全市法院还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让犯错未成年人免受歧视、回归社会。向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督促家长依法“带娃”,让法律更加彰显温度。
近年来,全市法院涉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团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业余到专业的发展过程,现在这支队伍从敬业精神到业务水平均已日趋成熟,审判效率大大提升。尤其年以来,全市法院审理涉未成年人刑、民事案件平均结案周期比其他案件缩短7至8天,许多法官还通过学习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他们融情、理、法于一体,更好服务全市未成年人工作。娄底中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被共青团中央、最高院授予“青少年维权岗”,新化法院少年法庭负责人陈湘元被最高院授予“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个人”。
高位部署反诈打跨铁腕整治养老诈骗今年以来,娄底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市委及上级法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和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坚持把专项审判作为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坚持全链条全方位打击,共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件人。其中娄底中院审理潘某以代办养老保险业务为由骗取余万元的诈骗案件,判处潘某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追缴其违法所得万元返还被害人,不足部分责令退赔。该案件的成功审判产生了良好的法律效应和社会效应,获省高级人民法院推介。
高位发动部署,从严压实责任。全市法院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专项打击治理领导小组,制定完善《年娄底法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和跨境突出犯罪工作方案》,“一把手”领衔,上下联动,形成强大打击治理合力。对新收案件进行动态台账管理,落实数据报送制度,常态化进行周小结、月总结,确保全面掌握、有序推进专项行动。邀请专家进行培训授课,全力提升一线法官“反电诈”实战能力。
严格依法办案,做到精准打击。全市法院切实把好案件事实、证据与法律适用关,守好办案质量生命线。既打击利用通讯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又打击提供信息支持、技术支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洗钱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上下游关联犯罪,还突出打击行业内部人员参与违法犯罪、内外勾连等行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始终坚持严惩方针,严格执行“四个一律”,从快从重审理判决,并加大对资格刑、财产刑的适用力度,确保“打财断血”,釜底抽薪。同时做好生效案件移送执行工作,执行部门做到涉财执行案件应立尽立,加大财产执行力度,对犯罪所得,依法予以收缴、拍卖、没收,及时为群众挽回损失。
(娄底中院法官深入农户家中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
强化宣传教育,助力全民反诈。全市法院借助传统媒体、新媒体同频互动矩阵宣传,通过发布典型案例、以案说法、送法下乡入企、发动集中宣传月等立体展现“反诈”实效战果。年共进行法治授课18次,义务解答法律咨询80余次,发放宣传画册、挂图、手册等资料余份。还深入乡镇开展防诈反诈普法宣传,为群众安装反诈APP,持续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