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心

想做精神心理界的新氧,抑郁症的盘子

发布时间:2022/12/26 0:40:55   
北京的最好湿疹医院 http://m.39.net/pf/a_9092782.html

来源:创业邦

  “年1月,我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这给我的冲击是非常大的,甚至有一种病耻感。”创业者任可说。

  病耻感根源于社会对抑郁症的认知较为初级,人们没有把这纳入健康管理的行列,想要获得整套解决方案是很难的。医院就诊时,她发现,对于那些重度精神疾病的患者来说,抑郁症只不过是“小擦伤”而已。医生照例开了些药给任可,至于心理咨询,只能靠她自主搜索。

  然而网上搜索的结果良莠不齐,兜兜转转找到的咨询医师收费极为昂贵。任可就开始在超话、贴吧、豆瓣等社区平台寻找病例分享,通过与其他抑郁症患者的交流,才渐渐将自己从抑郁症中“解救出来”。任可发现,既然大家都面临和她一样的苦恼,自然也会和她一样需要病友社群——这样一个能够交流和共情的线上空间。

  于是任可将接触到的病友拉进群里,她认为这是填补抑郁症解决方案信息空白的第一步。年4月,任可将社群开始做大,为了获取更多流量,医院心理精神科室候诊区、病房、大学   任可给自己的社区命名为“抑郁研究所”,自己便是研究所所长,担任起为受抑郁困扰用户提供内容科普、抑郁测试、康复课程、线下活动等治疗方案的重任。

  本文文章插图来源于抑郁研究所,经授权使用

  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抑郁研究所通过提供患者教育、药物治疗、心理咨询、自杀干预等服务,已为8万名患者提供了线上陪伴和咨询支持,解救了上百名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目前,抑郁研究所粉丝量已达万人次,连接医师及咨询师余人,医院余家。

  “生产有温度的内容”是抑郁研究所的初衷,这种温度不仅仅是任可团队赋予的,还有专业医生和病友所传递的。咨询更专业,治疗更彻底,守护多维度是抑郁研究所意图打破传统抑郁症治疗的方式。

  在流量获取上,抑郁研究所搭建了三大渠道:   除专业方案外,抑郁研究所还拥有情绪价值,其用柔软的手段弥补患者心灵创口。精细化的社群运营挖掘出有价值的UGC内容,病友在线上也形成了康复陪伴的高黏性社交关系。

  与此同时,作为内容分享平台,内容的质量也至关重要。抑郁研究所通过对抑郁症人群的观察、访谈调研、采访、记录,对市场已有数据进行核实、分析、展示抑郁症患者及市场的真实情况。盘点临床医学、心理学、社会支持等各类解决方案,为抑郁症领域从业人员提供全面的行业分析报告。

  抑郁研究所   专家答疑是社群服务内容之一,每周抑郁研究所会针对不同话题进行2次直播答疑,直播可覆盖1万余人次,答疑服务了余次。此外,抑郁研究所还将线上咨询医院线下,使得就诊转化率达到10%-20%。

  值得一提的是,抑郁研究所还开设了“生命守护中心”,提供自杀干预功能,用户注册需要登记紧急联系人和地址,根据用户上传视频,利用人工智能及深度学习技术进行在线筛查服务。在对用户情绪进行评估后,AI机器人自动分层风险等级,并及时运用人工智能进行在线干预及专业心理团队进行危机处理。

  为了将“有温度的内容”更好延续,抑郁研究所制定了“陪伴者计划”。结合社群朋辈辅导经验和作业疗法理论,设计精神康复产品,为抑郁症患者精心匹配专属陪伴者,提供平等的沟通环境和温暖陪伴。

  位病友、张照片、首歌曲、份陪伴日记,陪伴者计划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不仅仅是C端消费者,抑郁研究所也做起了B端生意,通过企业规模化触达用户。“我们此前用户增长及营收基医院合作,现如今生命守护中心的建立则是依托产品,为企业主提供服务。”任可说。

  她还透露,传统模式下小型医疗机构获客成本很高,以医美行业为例,医美机构获客成本在元左右,心理咨询门诊的获客成本也大致在-0元左右,相比之下,抑郁研究所为机构输送客源,有望使机构平均每年营销获客成本压缩至总成本40%左右。

  年,抑郁研究所获得了梅花创投及伯藜创投的天使轮融资。经透露,接下来抑郁研究所将继续在产品上发力,为企业员工提供应急心理干预,并深入展开公益心理援助。

  本文文章头图来源于图虫网,经授权使用。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

cyzone.cn。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6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