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咨询中心 >> 咨询中心发展 >> 比艾滋更致命的超级病毒,是怎样被击退的
文:壹心理主笔团
笛子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最近有一个段子:
假如时光倒流,我们回到武汉疫情刚被发现的那一个月,提醒相关部门重视,疫情会得到控制吗?可能成,可能不成。
美国拍了一部电视剧,告诉了我们其中一个结果:
美剧《血疫:埃博拉的故事》里,人们成功遏制了病毒的爆发,拯救了无数生命。
我们来分析一下,他们都做对了什么。
01
一个足以摧毁一个城市的病毒
美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的专家南希·杰克斯,是这部剧的灵魂人物,日常工作是研究各种送检的动物携带了什么病毒。
年,美国华盛顿,郊区一所猴子养殖场,用于科学实验的猴子接二连三地病死,病因不明。
南希在检测病死猴子的血块样本时,发现这是一种可怕的线状病毒,会以难以想象的攻击性摧毁细胞。
经过进一步检测,她认为这很可能是人类史上最恐怖的埃博拉病毒。
早在年,埃博拉病毒突然出现,疯狂“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很多家庭无一人幸存。
在当时,一旦感染了埃博拉病毒,没有疫苗,没有治疗办法,致死率高达90%,等于被判死刑。
而且死状惨烈,会全身内外孔洞出血而亡。用一位医生的话来说,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会在你面前“融化”掉。
在世界通用的生物安全等级中,非典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是三级,而埃博拉病毒则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最高等级的四级病毒。
年至今,埃博拉已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疫情多达30余次,夺去了无数无辜的生命。
它就像一个幽灵,来去无踪。只能预防。
南希知道,这是一个足以摧毁一座城市的敌人。
如果不及时确认这是否埃博拉病毒,在最短的时间及时找到传染源,阻止病毒的传播,后果将不堪设想。
02
抗击病毒的路上,
总有一些“拦路虎”
但在抵抗疫情的路上,有些人总是充当着“拦路虎”的角色。
首先是对病毒的无知无畏和态度轻慢的人。
南希提出,怀疑出现了埃博拉病毒,想引起研究所的重视。
但另一位研究者杰林博士,却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认定南希的判断是错的,还讽刺南希操作错误,是制作的病毒培养皿被细菌污染了。
他盲目自信,觉得美国本土不可能出现致命的埃博拉病毒,而是他所熟知且常见的猴出血热病毒,“这是经验”。
为了证明自己的推测才是正确的,他甚至怂恿另一位研究者,跟他一起,不作任何保护地用鼻子去闻病毒。
第二,是怀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不可能会被感染的人。
南希设法拿到了新的病猴样本,检测后确认,埃博拉病毒真的出现了。
杰林博士这时候才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但他怀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不可能会被感染,刻意隐瞒自己和同事闻过病毒样本的事情,并且要求同事也保密。
因为,他害怕被隔离观察,害怕接触到的家人朋友也因此被隔离。
侥幸心理是一种防御机制,我否认了这件事,或许坏的结果就不会发生了。
侥幸心理确实能屏蔽掉焦虑、恐惧这类情绪的影响,更专心地去解决问题。
但是在真正的麻烦面前,侥幸心理只会招致最糟糕的结果。
同样,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怀揣侥幸心理和刻意隐瞒病毒接触史的人,不胜枚举。
侥幸心理和刻意隐瞒导致的恶果,是越来越多人可能被感染,从而导致医护压力加大,让抗击病毒的道路举步维艰。
第三,相关权力部门因为害怕引起恐慌,而不向公众发出预警。
确认是埃博拉病毒后,南希马上联系了她已经隐退多年的导师卡特。
他是在年非洲埃博拉病毒爆发时最早深入疫区研究的专家。
为了探寻病毒的源头、症状、潜伏期,可以连命都不要。
甚至为了隔绝传染源,帮助了一位染病的部落首领自焚,被同行骂作“疯子”,南希对埃博拉病毒的恐惧和谨慎都是从卡特身上习得的。
卡特问南希:“接触病猴的所有工人都隔离了吗?”
南希无奈回答:“我们没有权力。”
因为基地监管局的高层领导害怕引起工人恐慌。
卡特很失望:“一切都没有改变,对吧?这意味着每个走在华盛顿路上的人,都有被感染的风险。”
接下来,每一分钟都是在和埃博拉病毒赛跑。
他们紧急对另一只患病猴子进行了安乐死,并全面消毒,以为阻止了病毒的传播。
但,卡特又在另一个笼子里发现了一只染病的猴子。
他们没能及时制止,也不知道病毒到底传播了多远。
直到基地一名照顾猴子的工人出现了疑似埃博拉病毒的呕吐、发烧症状,南希怀疑,埃博拉病毒很可能已经从猴子传染到人身上
她申请要对基地所有的猴子实行安乐死,并且希望政府能向社会大众发出埃博拉疫情预警,做好预防措施。
但遭到了疾控中心的高级官员罗德的强烈反对。
理由是:为了控制舆论,害怕引起大规模的公众恐慌。
而且,他不相信美国真的有人会感染埃博拉病毒。
没多久他就被打脸了。
第一名感染者在度过病毒潜伏期后,检测为阳性。
南希把他密切接触过的人集中起来做血液检测,又发现了3名感染者,确认出现了人传人现象。
但罗德面对质询时,依然坚持要再观察一天病人的情况再决定是否要发起全面警报。
理由是为了方便管理,避免跨部门协作带来的麻烦。
早在17年前,柴静的非典节目播出后,有同行说:“你们在制造恐慌。”
当时《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说了一句话:“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这句话放到现在依然奏效。
在武汉肺炎初期,武汉市的大型聚集性活动依然一个不少地举行,而且没有做任何防护措施,万家宴、迎春联欢会……
因此错过了阻止疫情爆发的黄金时间,患病率成倍增长。
让普通大众恐慌的,除了病毒本身,更多的是我们对疫情的不了解,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
03
我们不能因为害怕
就什么也不做
剧中,埃博拉病毒最终被控制住了,没有爆发。
这里面有很多人的功劳。
一是,像南希、卡特这样科学严谨、永不放弃、探究到底,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一线人员。
一开始,所有人都觉得猴子是因为普通的病毒感染而死,只有南希没有掉以轻心,她觉得哪怕有一丝可能是埃博拉病毒,都可能会给美国酿成一场大灾难。
研究样本被破坏了,就想办法突破层级壁垒,跳过重重的申请程序,直接跑到猴子基地去找病猴样本。
疾控中心的官员和研究基地的高层害怕承担责任,而不愿向公众预警,不愿批准消灭可能已经染病的猴子。
而南希始终坚信: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而袖手旁观,什么也不做。
她把消息透露给了权威媒体,希望用舆论的力量倒逼疾控中心做决定,最终获准给动物基地所有的猴子实行安乐死,消灭传染源。
二是,灵活应变的领导们。
前面说到,南希为了抓紧时间拿到新的猴子病毒样本,直接去了猴子基地找。
负责人一开始也不愿意给她,因为不符合程序。
拿样本没经过总部允许,一旦被发现会被开除的,自己还有三年就退休了,干嘛蹚浑水?
但总部批示得好几天,病毒可没耐心等。
负责人也担心这不是普通病毒,考虑再三,私下给南希拿了四只猴子样本。
当然,后面被发现后也挨了一顿骂。
第二个没有恪守成规的官员,是猴子工厂基地的一个高层。
南希确认是埃博拉病毒后,担心基地的上百只猴子被感染,从而把病毒扩散出去,甚至传染到照顾猴子的人类身上。
她和研究所的领导找到了基地监管机构的一位高层,想要去基地处理染病的猴子。
一开始,他也推诿,称自己只是个小领导,没有权力做这个决定。
南希的上司说:我们都了解行政管理体系,你也许没权力,但你绝对有能力让我们进入基地。
振聋发聩。
这个小领导决定偷偷带南希他们去给染病的猴子进行安乐死。
在面对可能爆发的重大疫情面前,他们跳出程序正义的固化思维,打破了层层壁垒,以人性推动体系做出了应变,这是这场战役取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04
那些在背后默默抗疫的人们,
都是真正的勇士
面对病毒,每个人都会恐惧,这是人的本性。
南希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自己的爸爸还病危,她也是普通人,一样会害怕。
深爱她的丈夫,多次劝阻她不要参与抗击埃博拉的行动。
丈夫问她:为什么非得是你呢?也可以让其他人做的。为什么你非得要牺牲这么多呢?
南希觉得:这不是牺牲。因为这是我的责任,我的职责,我要考虑的不仅是自己的孩子,还有几百万平民百姓。如果因为把家人放在第一位,而导致病毒泄露出去,我一辈子都会良心不安。
她的父亲也不舍,但一直是她背后最忠实的支持者。
当医院看望父亲时,他第一句话竟然是:
“亲爱的,你救了世界吗?”“我真为你感到骄傲。”
那些跟随南希秘密处死猴子的年轻军人们,面对可能染了病的张牙舞爪的猴子,他们的眼里也满是恐惧。
但没有一个人选择退出。
任务完成后,南希对他们说:全世界都应该知道你们在这里拿着生命冒险,但恐怕没有人会知道你们做了这些事。
他们摇头。无所谓。
这就是无名英雄吧。
就像这次肺炎疫情,始终坚守在一线的你们。
不眠不休四处筹集物资的你们。
医护人员、警察、送餐员、快递员、司机……
都是生活真正的勇士。
让我们相信,抱着希望走下去,一定会有阳光照进黑暗里。
05
战斗不会结束,病毒还会再来的
剧的最后,美国国会上,议长大人认为这次躲过了一劫,可以放松下来了。
但一次埃博拉病毒的爆发被掐灭在初始阶段,不代表战斗就此结束。
因为人类不会永远幸运。
病毒不会消失,当我们放松警惕时,它正在悄悄进化,不断变强。
然后在人类安居乐业的时候卷土重来,杀个措手不及。
南希提出,我们不能总是等到灾难发生后再来应对,必须未雨绸缪。
疾控防治中心也需要更多的资金进行研究和开发。
一直害怕担责的官员也提出,还需要更强大、更透明的监视网络,以及和世界各国合作。
而卡特又回到了非洲,他说,总得有人找到这种菌株的来源。
他途经一个地方,船夫说,猴子贸易商会随意把生病的猴子扔到湖泊里。
艾滋病毒、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这些致命的病毒混在一起,就像人间的地狱,而病毒们,都在寻找机会逃离。
这个地方,名叫瘟疫岛。
原著中作者写了一句话:
“每一次致命性病毒的爆发,都可以看作是大自然启动免疫系统在杀‘病毒’。”
从这个角度看,人类是病毒,大自然是在保护自己。
一次病毒爆发只是对人类的一个警告。
警醒我们,要对大自然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因为你不知道下一次浩劫,会什么时候降临。“每一次致命性病毒的爆发,都可以看作是大自然启动免疫系统在杀‘病毒’。”
作者简介:壹心理主笔团
笛子,做个有趣的人,至死方休。本文转载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