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心

心理咨询中的禁忌

发布时间:2023/6/8 19:43:31   

前文说到了心理咨询中的移情与反移情,本文继续聊聊这部分内容。

不能给家人做咨询

咨询师期望通过先给家人做心理咨询来完善咨询能力,那真是误解了心理咨询的真谛!心理咨询只能做给给外人做,不能给家人做。

咨询师可以很清楚地看清家人存在的心理、人格问题,却难以加以咨询治疗。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家人关系的亲密性破坏了咨询关系的中立性,这与“清官难断家务事”是一样的道理。

首先是关系错综复杂,没有办法用简单的对错来衡量。尤其是亲子关系,从出生到现在发展几十年,里面发生的故事,可以写一部资治通鉴或者二十四史。

这里面发生的是因果,实在太多了,没法一个个梳理清楚,了解的都是片面的只言片语,没有亲身体悟,怎么能替他判断对错呢?

比起对错有更好的标准是自恋和爱。在关系中展现出的是高自恋,还是低自恋?在关系中爱还是不爱,提供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这些维度比简单的对错,更有意义,更值得探讨。对错是小孩子的事,成年人更多的讲究利弊。这是完全不同的衡量标准。

对错是简单的标准,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成熟了呢?大概是不再用简单的对错来衡量一件事和一个人。

我现在说话,更多的用:似乎好像也许吧,估计大概可能是。他的期望是什么?你在做什么?现实的目标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的差距是什么?

病忌医己,师怕及亲,不可给自家人做心理咨询。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越近,心理咨询就越难开展。从专业上讲,这叫做“关系性无能”。

没法给亲人做咨询,是因为我也是问题的一部分。关系决定了我在这时是无能的,是没法把事情做好的。

人的眼睛是向外长的,看别人容易,看自己很难。很容易发现别人的缺点,觉察自己却是一件挺辛苦、需要时机的事。

成为自己的英雄

咨询师过分讲述其个人生活经历,则会转移心理咨询者的注意力,使来访者一味认同咨询师的行为方式,而忽略其个人独立性的培养。

这违背了心理咨询的核心原则,助人自助。咨询师应该帮助来访者独立,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在咨询中,咨询师很厉害,出现了一种咨询师很好,但来访不好,这绝对是很差的状态。

这样做会使来访者把咨询师看作英雄似的人物,一切马首是瞻,奉若神明。跟这种类型的人相处容易有压力。

因为有时你的优秀,侧面证明了我的无能,前人的丰碑照耀在后人身上,那就是阴影,是要越过的。

在关系中你很好,有时意味着我不好。你特别强大,我就会显得很无能。当我觉得自己无能,什么都做不了,会消极抵抗。

心理咨询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使来访者自己树立英雄形象,确信自己有能力去战胜生活中的困难,而非把自己打造成英雄的形象。

使来访者自己成为英雄。帮助来访者一起完成一次英雄之旅,遇到困境,导师指点,得到召唤,启程,跌入谷底,从中找到力量,王者归来。

帮来访者拥有成功体验,让他意识到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得到的能力资源,成功体验带来更多成功体验。

有些人学心理咨询的态度不端正,他们期望通过摆平他人来摆平自己,或是把别人做出问题来解救自己,这是恶性反移情的突出表现。

这些人没有办法处理自己的问题,于是把问题转移到别人身上,通过处理别人来处理问题。实际上这并没什么好处。

阻抗是心灵的皮肤和免疫系统。阻抗的识别,往往是心理咨询突破的开端。

对心理咨询来说,阻抗极其重要。需要有更多的观察分析,思考探索。在以后我还会持续更新这方面的内容。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8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