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咨询中心 >> 咨询中心资源 >> 武汉地铁E心关爱让幸福起航
现如今,地铁已成为都市人群出行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工具,而作为广大乘客的直接服务者和安全责任的直接承担者,地铁从业人员每日肩负着安全、服务等多重责任。如何营造幸福和谐的工作氛围、维护员工身心健康,共同守好公共交通安全的生命线,是地铁运营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武汉地铁创建“E心关爱”品牌,保障运营安全和服务提升。
四年前,武汉地铁尝试引入员工帮助计划(即EAP),启动了以此为核心,基层党组织、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为保障的“一核三翼”心理关怀模式,全面开展“E心关爱”品牌建设,紧抓党建引领,打破“零散化”心理帮扶格局,为员工成长注入阳光“心”元素。四年的探索与实践,“E心关爱”品牌突破有形帮扶,延伸至员工心理帮扶,拓展至团队赋能,深化至运营服务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幸福企业建设等过程中,形成自上而下、高效贯通的工作格局,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次创新实践,也为地铁运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内驱动力。为员工持续注入“心能量”
“您好,您的孩子身高超过规定了,需要补票。”“我孩子这么小,小学都还没上,我要投诉你!”前不久,武汉地铁2号线街道口站客运值班员小陈,因按照票务规定请乘客补票引发了乘客不满,乘客的态度让小陈越想越委屈,躲在车站角落大哭起来。值班站长在安抚小陈的过程中,小陈道出了她的现实情况:最近家中变故较多,和朋友之间也出现了摩擦,乘客的不理解成了压垮她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帮助员工及时处理工作与生活中的负面情绪,是保障运营窗口服务品质的基础,而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的疏导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工具。武汉地铁于年启动了“E心关爱”品牌创建工作,全面推动员工心理健康体系建设。
“午后心理话”活动释放员工负面情绪。
“‘E心关爱’项目起步阶段,最大的困难其实是员工的心理健康意识不足,有的员工不愿承认自己存在情绪或心理上的问题,有的员工出于不信任或是羞于将真实情绪展示给他人,还有的员工不认可这项工作的意义。”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教育培训中心总经理黄小萍说,“如何让员工接受,实现‘心理破冰’,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举办主题讲座、专业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以员工案例为原型拍摄宣传片,引入心理咨询服务,编制心理健康手册,搭建员工心理关爱网络平台……短短一年多时间,“E心关爱”在武汉地铁员工中收获了良好反响,员工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了,主动来寻求心理帮助的员工越来越多。工作和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少了,服务中的笑容多了,“微笑服务”理念得到进一步夯实。
安静的环境、轻松的氛围,在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机电中心,几名员工围坐在一起,在心理辅导员的引导下,体验心理沙盘游戏、开展心理绘画……这是他们每周五“午后心理话”活动时间。
开展心理沙盘活动。
“我们地铁检修专业,男性员工占比较大,平均年龄只有26岁,从校园进入职场,很多员工人际关系比较简单,沟通技巧欠缺,遇事总是藏在心里不知道如何表达,但基层管理又亟待加强沟通。”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机电中心党总支副书记黄婷说,设计“午后心理话”活动,就是想让员工说出心里话,释放心中的负面情绪,再轻松地投入到工作中。
从负面情绪的有效疏导到积极心态的建立,事实证明,“E心关爱”工作的开展给予了员工更多心理支持。“心能量”的持续注入,让员工的服务水平和工作状态也得到普遍提升。越来越多的员工变身成为传递幸福的“摆渡人”,推动着地铁运营服务工作更加暖心、贴心。
“对症下药”挂牢关键岗位“安全锁”
在地铁行业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手柄轻四两,责任重千斤”。“目前,武汉地铁有余名列车驾驶员,他们常年保持列车驾驶环境同一、动作同一的‘模式化’作业,工作相对枯燥。”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车辆中心总经理吕永鑫表示,“列车驾驶员都是单兵作业,他们在背负乘客安全出行责任的同时,还需要承受各类应急事件带来的压力。”年,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其中明确要求,运营单位应对列车驾驶员定期开展心理测试,对不符合要求的驾驶员及时调整工作岗位。发现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武汉地铁率先在列车驾驶员群体启动了心理测评工作,分析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诱因,对于测评结果存在问题的驾驶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年,心理测评工作逐步拓展至全体员工。为确保测评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开展,武汉地铁搭建了心理测评系统,建立“入职筛查—在职普查—重点观察”的心理排查机制,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专业心理测评工具累计开展2.4万人次心理测评,并以此项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员工心理健康常模,让心理测评分析更加精准。“专业系统的心理测评是对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全面‘体检’,这不仅是对员工个人负责,更是对乘客的安全出行负责。”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客运三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宇文婧说,“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评,我们可以帮助员工一起找出情绪问题诱因,比如家庭出现重大变故、感情不顺利、工作方法不正确等,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的情绪问题。”年,武汉地铁开展全员心理测评,结果显示,员工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优于全国常模,这为武汉地铁运营安全生产挂牢了心理健康的“安全锁”。
员工在减压室休息。
“五心工程”构建帮扶体系
“有了员工认可和科学方法,给我们推进‘E心关爱’品牌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如何更加系统地开展员工心理关爱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下一个课题。”黄小萍说。年以来,武汉地铁围绕心分享、心力量、心能力、心关怀、心预警打造“五心工程”。通过心理关爱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