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心

轻声教育应该如何做校长专家各持己见

发布时间:2023/6/4 17:21:58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梁建伟本报通讯员陈宏程

早在年,杭州市就提出了“公共空间意识”的德育教育,“在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无污言秽语、嬉戏打闹”就是其中之一。

只不过,这项要求学生“轻声细语”的规定实际成效并不大,学生们的安静仅限于“图书馆”等场所,在食堂、课间走廊、公交车等其他更为常去的公共场所里,能保持安静或轻声细语的能有几人?

其实,除了凤凰小学之外,杭州许多小学也有关于“轻声教育”的思考。不过,校长们在具体落实“轻声教育”时方法不尽相同,其背后蕴含着对“轻声教育”不一样的理解。

钱报记者采访了几位杭城的小学校长,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轻声教育的看法。

小学校长:

落实“轻声教育”需要寻找问题的源头

杭州春芽实验学校校长曹京蓉认为,“轻声教育”的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庭教育中对其重视度不够。

让曹校长感触颇深的是学校每年为一年级新生准备的游园活动。活动中,三、四个孩子组成一个小队探秘校园,由一个家长志愿者带队。

“孩子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非常兴奋,到处大呼小叫,一个家长根本管不住。”曹校长无奈地说。

在曹校长看来,家长教育是落实“轻声教育”的重要抓手,每次开学第一课的家长会,她都会亲自主持。

“如果在轻声教育上,仅靠学校单方教育,是很难有长效的。现在有不少专家都提出让孩子自由成长。但很多人对自由的理解有误区,自由不代表可以没有规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规矩,有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曹校长说。

目前,学校的“轻声教育”一般通过评价指标,结合在各种活动中,让孩子在各种不同的场景感受“轻声细语”的重要性。比如,一、二年级孩子的期末无纸化测评,有良好的公共空间意识就是一项重要的考评项目。

“每年的无纸化测评,我们会去Do都城和自然博物馆,在考评时我们会安排高年级的孩子当考评员,观察孩子们是否会大声喧哗,交谈时能否做到轻声细语。”曹校长说。

杭州市九莲小学校长蒋晓认为,“轻声教育”光靠说教不管用,需要寻找孩子吵闹背后的原因。

现在,九莲小学主要是通过榜样的倡议来进行“轻声教育”。每个课间,学校都会播放不同内容的下课铃声,铃声的内容就是不同时间段孩子需要注意的文明行为,每个广播都是由班级评选出了文明标兵诵读的。

比如,一般课间广播的内容是下课不乱跑、不喧哗、注意如厕文明,我是文明课间的小莲娃;午餐时间的广播是同学们午餐时间到了,我们不能浪费粮食,我是文明午间的小莲娃。

“每周,每个班都会评出一个文明标兵,来诵读广播。一个学期中,这些标兵都是不重复的。”蒋校长说,他想通过这样的奖励机制,让每个孩子都能通过努力成为文明标兵,通过文明标兵来带动其他同学落实文明行为。

“其实,这么多年倡导下来,学校里每个孩子都知道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讲话,我也会告诉大家在什么场合用什么程度的音量讲话,他们都有意识,但是一回到实际场景中,他们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又会忍不住叫喊出来。”蒋校长说。

在蒋校长看来,单靠说教式的管理是治标不治本的,要落实“轻声教育”需要寻找问题的源头。下一步,她打算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

心理专家:

孩子大声讲话是从老师、家长身上习得的

“孩子喜欢大声说话,和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有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吴婧说。

她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认为年幼的孩子非常容易专注在一件事情中,听不见大人说话。而这时,家长倾向于提高音量,让孩子听见自己。久而久之,孩子机会形成一个意识——想要让人注意到自己,就要提高音量大声说话。

“孩子的行为习惯通常是从周围人身上习得的,而童年时期,家长和老师是他们接触最多的,如果家长和老师习惯大声说话,孩子自然也会不自觉地提高音量。”吴婧说。

在她看来,在校园中老师管理孩子时,因为环境吵闹,用“小蜜蜂”或大嗓门来说话,或是家长经常忍不住大声斥责孩子,都是孩子忍不住大喊大叫的因素。

“轻声教育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很重要。”

在吴婧看来,年幼的孩子神经发育不完全,无法准确地根据环境判断应该使用的音量,如果用成人的标准来约束他们,过于严苛。同时孩子天性是好动的,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来发泄自己。现在由于课业负担比较重,孩子能发泄能量的时间不多,如果在课间仍限制他们说话和跑跳,对他们的成长会有负面影响。

“国外的孩子能课间保持安静,主要是因为除了课间之外,他们有充足的运动时间和运动场所,而我们的孩子却难以获得。”吴婧说。

因此,她认为合适的轻声教育不能通过强制的要求去压制孩子的天性,而是通过家长、老师自己的行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可以给予孩子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满足孩子天性需求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公共空间意识。

社会学专家: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公共空间文化,不能一味盲从

对于学习国外孩子在超市、公交等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的想法,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良认为是片面的。

“我们在国外旅游时,许多被外国人视为‘出格’的行为,主要是因为文化不同,对公共空间规则的具体定义不同。我们的过失在于没有入乡随俗,不能因为这样的差异而否定我们自己的文化。”马教授说。

在他看来,一个国家的公共空间呈现出的模样,植根于这个国家的文化内涵,不能只看表面。

比如,韩国讲长幼有序,他们的孩子在长辈面前会恭恭敬敬;日本含蓄,因此在公共场所井然有序,连打架也会有所克制;英国绅士,因此在公共场合会有许多社交礼节。而在中国,人与人交往会比较热情,如果过于拘谨会被视作冷漠,因此,其他国家安静的交往模式在我们的文化里并不适用。

因此,学校要教孩子有公共空间意识,首先要弄清我们国家的公共空间文化是什么样的,其具体内涵有什么。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在公共空间中的确会有些不好的行为,比如说话声音过大影响他人。但是,社会的迁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想要通过强制性的规定获得立竿见影的成效是不可能的,最理想的方法是通过学校教育的倡导,潜移默化地改变。”马教授说。

记者手记

教育的作用,做一件关键小事

一个人说话的音量,的确直接影响了别人对他的印象和态度。

比如,一个在地铁里大声责骂孩子的母亲,与一个轻声细语教导孩子的母亲,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嗓门大小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但说话的音量,却是每个人都可以控制的。

所以,杭州凤凰小学推行的“轻声教育”,是教育界正在做的一件关键小事。

记得年采访杭州天长小学的科学老师陈甜时,她刚从美国游学归来,她跟记者说了一件感触最深的事情:“美国老师有一套方法,让调皮的孩子们学会在公共场合守秩序。”美国老师对孩子的要求,集体外出进入一座建筑物时,不能说话,甚至要安静到让人注意不到他们的存在。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有用的、最长久的?教会孩子良好的品行,并成为他们步入这个社会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轻声细语,最见人品。古语说,自古贵人声音低,说话平和的人,必定也是一个宽宏大度、待人有礼的人。在社会公共场所,细节见修养,小事见格局,说话的音量便是洞察人品的一个小窗口。

我们对这一代孩子的教育,20年后就会有检验——当他们出国旅游,或者出入各种社会公共场所,他们的行为、说话的声音,不会被人诟病甚至讨厌,说明教育做的这件小事结出了一个大大的硕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800.html
------分隔线----------------------------